80后剩女的內心獨白
80后典型剩女特征
基本特征:高學歷、高收入、高年齡80后剩女基本上都是本科以上學歷,有過良好的家庭教育及文化素養,在大學里摸爬滾打過四年,或許有過凄美快樂的感情經歷,但是畢業后都勞燕分飛,都知道“組織行為學”里的本我自我超我,也能看的懂《TIME》里的八卦新聞。個個都能稱的上“知本家”,有著較為穩定的職業和收入,也都算是“白骨精”,做事麻利,做人干脆,在工作上都是穩準狠的角色,雖然都是“奔三”的晚婚一族,扎在90后非主流里一下就顯出來,但是也會裝個嫩,換上休閑裝溜達在學校里偶爾也能濫竽充數,喜歡感嘆自己“人老珠黃”,但是真被人說略顯“老態”的時候還會據理力爭。
普遍特征:喜歡宅、有若干女性知己80后剩女盡管經常落單,但是也并非耐不住寂寞的人物,周末在家的時候,多是穿著睡衣在房間里逛蕩一天,看看電視、上上網,自己做點小飯打發日子,不洗臉就刷牙,能張嘴吃東西喝水就成,頭發亂七八糟也不管,床也不疊,起來窩在被窩里看電視,看困了接著睡,這樣的日子可以持續一個周末;但是也并非剩女們就這樣枯燥生活,80后的“剩女們”大多都有一群同樣“處境”的姐妹們,在平安夜、情人節這些“令人發指”的歡聚日子里,幾個小姐們聚在一起,要上幾瓶酒,一同罵罵老板的“喪盡天良”,說說男人的“一無是處”,并狠毒的“詛咒”一些旁邊桌子的情侶“有今天沒明日”,然后快樂的一飲而盡,第二天笑容滿面的繼續上班,繼續期待愛情,繼續祝福朋友。
升級特征:敢想、敢做、敢瘋狂盡管總是孤身一人,但是作為改革開放成長起的80后剩女,都是有個性的一代。敢于顛覆傳統,并且對自己做出變革性的改變,假裝潛水有幾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妹,都是80后剩女,在某一日的聚會中,做出了個驚人決定,幾個人一起去照一套沒有新郎的婚紗照,結果幾個女孩就交了錢,還在照相前一起減肥,照相當天,偌大的影樓盡管都是新人拍婚紗照,但是還是被我們幾個人搶了風頭,五個攝影師圍著拍,很多人都好奇的在我們周圍找“新郎”,五個女孩笑的依舊燦爛得意;幾個人經常會想一些新奇百怪的點子出來,比如去學鋼管舞、或是一起在春節的當下跑出去旅游,總之,80后剩女不怕束縛,只要想得出來,就做的出來,且讓自己過的暢快淋漓。
回歸特征:對待愛情,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其實愛情這個話題對于80后剩女來說是永不褪色的,而且是充滿期待,只是對于這些已經經歷過青蔥歲月的女孩來說,愛情的話題已經談的太久,周遭朋友的經歷使得每個“剩女”都提高了警覺,讓她們又期待又排斥,而且在即將要經歷愛情的時候,就會發現種種障礙,就像林嘉欣最近主演的《愛情左右》一樣,看過以后不僅婉言,同樣是出色的、大齡的、單身的林嘉欣,卻對于碰到的一段段“愛情”產生了抵觸和抗體,那一段段期待中的完美變成了遺憾。姐妹坐在一起笑談的時候,也總是會說是瓊瑤阿姨“毒害”了我們,大家在高談闊論“結婚是瞬間的天堂一輩子的地獄”的同時,還在游走于一場場相親中,等待著或許發生的愛情。
調侃“剩女”四等級 你是哪個級別?
一、25至27歲為“初級剩客”,這些人還有勇氣繼續為尋找伴侶而奮斗,故稱“剩斗士”。
二、28至30歲為“中級剩客”,此時屬于她們的機會已經不多,又因為事業而無暇尋覓,別號“必剩客”。
三、31至35歲為高級剩客,在殘酷的職場斗爭中存活下來,依然單身,被尊稱為“斗戰剩佛”。
四、35歲以上為“特級剩客”,當尊為“齊天大剩”。
更多剩女獨白分享
玲子:生于87。剛剛參加工作,當有同事約會我時,我居然一臉茫然。我發現自己異性交往能力居然為零,更不要說戀愛能力了。典型的乖小孩,老老實實上學放學,昨晚作業,老師不讓做的事情一率不碰。上初中時老師就三令五申不準早戀,一天到晚嚴打。我埋頭讀書,不敢越雷池。高中時老師拿高考說事,學校天天巡邏。大學解放了,卻發現我基本已經沒有異性交往能力了。我們專業基本沒有男生,一個學期下來,我好像除了食堂打飯的師傅基本沒有跟男的說過話。我沒有什么人際溝通障礙的,卻發現自己異性交往能力為零,誰之過?
lilian:其實剩女也沒什么的呀,找不著合適的就單身一輩子唄!
蝸居女:當有朋友問起我什么時候結婚?我說連男朋友還沒有和誰結婚啊?“那找一個嘛!”“又不是逛商場,說找個就找個?”“哎呀,要求不要那么高啊!”其實我也和姐妹們一樣的想法找個僅僅對我好的就好了,相貌、學歷、經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個人能力。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