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間隔時間短易患癌癥嗎
月經是女性的一種正常的兩性的生理現像,但是對于很多的女性來說,經期的周期很多時候都是不穩定的。現在網絡上流傳一種說法,說女性經期間隔的時間越短,那么患癌癥的幾率就護增加,下面看小編的介紹。
研究負責人,哥本哈根大學琳達·斯坦路德·莫奇教授表示,無論激素療法時間長短、治療方式如何,卵巢癌增加的危險都差不多。而該療法停止2年后,卵巢癌風險則會降低。此外,“網絡醫學博士”網站近日刊登在美國《癌癥流行病學、生物標志和預防》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也顯示,女人月經開始的年齡越小、經期間隔時間越短,患卵巢癌的風險以及患病后死亡的危險也越大。比如12歲前來月經者比14歲才來者,日后卵巢癌死亡率增加51%;與排卵周數最少的婦女相比,排卵周期最多的婦女卵巢癌死亡率增加67%。
“現在,卵巢癌已成為除乳腺癌、宮頸癌外,對女性生命安全威脅最大的癌癥。”天津市腫瘤盆底腫瘤科副主任郝權告訴記者,建議50歲以上的絕經女性,未婚晚婚、不育少育和不哺乳的女性,用促排卵藥的女性,愛吃高熱量、高脂肪食物的女性,都應定期檢查卵巢。
是眾多慣于熬夜的女性的痛。然而,長期不規律的生活不單單會讓女性容顏蒼老,還會帶來許多疾病。經常打亂生物鐘熬夜的女性出現月經不調的幾率是作息規律者的2倍,其痛經、情緒波動的情況也很多。而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和波士頓布萊根女子醫院的專家稱,經常上夜班的女性患腫瘤的比例是白班女性的1.5倍;而且上夜班次數越多,風險越大。
女性長期熬夜或者失眠會改變身體原有的生物鐘,從而引發機體生命節律發生紊亂。
這種紊亂將導致一系列內分泌功能的失調,進而影響女性的排卵周期。一旦排卵周期被打亂,就可能出現月經不規律,隨之會使孕激素分泌不平衡。而一些女性高發腫瘤,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病變、乳腺病變等,都與雌、孕激素的分泌異常有著密切關系。
因此,女性朋友能不熬夜盡量別熬。實在要熬,白天也要盡量把睡眠補回來,同時按需求來調節自身生物鐘。如果身體適應了“黑白顛倒”的生活,白天的睡眠質量也可以保證,內分泌恢復正常,對身體的不良影響會相應減少。而且,女性朋友們應堅持每3―6個月測次激素水平,以便發現問題,及早處理。
其實這種說法也不是空穴來風的,對于女性來說,經期是可以說明很多的問題的,所以經期間隔短,還是需要去醫院做一個詳細的檢查的。那么對于一些有這種情況的女性來說,更是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