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有重器、接地氣
碘化鉀混合上洗潔精、顏料,再加上雙氧水,會產生什么樣的化學反應?來自北京市翠微小學的小朋友們用它們做出了各種顏色的“大象牙膏”——粗粗的泡沫條。5月19日一場生動的科普小實驗拉開了2019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的序幕。
“科技強國 科普惠民”是今年活動的主題。走進設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主會場,不僅能領略來自水處理、航空航天、高能物理等領域的硬核科技,還能感受科技帶來的智能生活。在期間舉行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科技創新重大成就、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重大成果、科技創造美好生活、科普惠民等展覽,以410個展項代表了我國科技創新的最新成果,許多展項以實物、模型的方式展出,不少展項可以體驗、參與、互動,深受公眾喜愛。
走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展區,最搶眼的是商業化60萬千瓦高溫氣冷堆核電站、海洋深水油氣勘探開發等模型展品,集中展示了我國重大專項支持下涌現的一批科技創新成果。
其中,“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展出了“全流程飲用水安全保障演示模型”,集成了“從水源地到水龍頭”全流程的工藝技術和儀器裝備。
“在飲用水安全保障領域,我們已研發了140項關鍵技術,建成110多項示范工程,構建了從水源地到水龍頭全流程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體系。”水專項技術副總師、飲用水安全保障專家組組長邵益生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邵益生介紹,在水專項攻關過程中,科研團隊自主研制了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儀、水質毒性分析儀、大型臭氧發生器和超濾膜凈水裝備等產品。不僅整體提升國產設備的競爭能力,打破了水務設備市場長期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部分設備還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尼泊爾、斯里蘭卡、伊朗、柬埔寨等國家推廣應用。
航天科技項目展示區里重器云集。或許你沒能去發射現場一睹運載火箭的真容,在這里可以近距離看到帶著“中國航天”標識的長征五號、六號、七號運載火箭的模型。
按1∶3比例復制的“玉兔二號”月球車模型是觀眾駐足觀看的熱門展品之一。“‘玉兔二號’正在經歷它的第5個月夜,月夜結束后,它會自主喚醒,按規劃的路線繼續進行科學探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主任設計師陳向東介紹道。
一個貌似方程式賽車底盤的模型上紅藍光流動,走近一看是氫燃料電池汽車動力平臺的底盤模型。“通過不同色彩的光電線路搭配,從加氫接口到動力電池,從燃料電池系統到散熱器,直觀演示車載氫燃料動力系統的運行工作原理。”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總監鄭元春說,億華通自主研發的燃料電池發動機可在-30℃低溫啟動、-40℃低溫儲存,具有性能穩定、耐腐蝕和長壽命等特點。
想贏得市場青睞,不僅要技術過硬,還要看成本。鄭元春介紹,億華通研發的燃料電池發動機在成本上具有明顯優勢,已獲得全球首個百臺級商業化燃料電池系統訂單,2018年總出貨量達到300臺以上。相關產品在中國落地多個商業化示范運營項目,已應用于城內/城際客車、物流車、轎車、機車等多種道路車輛。
接地氣的民生科技也是此次活動展示的亮點之一。當你走近家門,用指紋開啟智能門鎖的那一刻,屋內的燈具、電扇就被喚醒,很快進入工作狀態。關門外出時,燈具、電扇進入休眠狀態,候在一角的掃地機器人則開始打掃屋子……
在智能家居展區,小米集團公共事務總監孫克剛向觀眾演示了智能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應用場景。“我們研發的分布式喚醒技術,可以在復雜場景下完成對用戶喚醒意圖的智能感知,并選擇最合適的設備和用戶進行交互,為用戶打造更智能的家居體驗。”孫克剛介紹道。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