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xlz40"><optgroup id="xlz40"><center id="xlz40"></center></optgroup></center>
    <span id="xlz40"><table id="xlz40"></table></span>
    <label id="xlz40"><xmp id="xlz40">

    <center id="xlz40"><tr id="xlz40"></tr></center>

  1. 您的位置首頁  談情說愛

    國家地震臺網建設取得歷史性跨越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05-23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日前,記者走進昆明基準地震臺。群山之間,深井地震儀、超導重力儀等現代化數字觀測設備不間斷運轉,各類監測數據從這里源源不斷地傳送出去。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從“老八臺”到建成中國數字地震臺網項目(CDSN),從近1300個數字地震臺,到建成覆蓋全國的數字地震臺網……中國地震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取得歷史性跨越。

    兩個人堅守一個地震臺

    “我1983年來到昆明工作時,昆明基準地震臺站還叫昆明地震臺,我的老師余美軒已經在這里工作了近30年。”云南省地震監測中心主任張建國說。

    70年前,我國在地震臺站的建設上幾近空白。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鄭重告訴記者:“新中國成立后,開始建設地震觀測臺,建設了包括蘭州、烏魯木齊、昆明等臺站在內的‘老八臺’。”

    就是在這段時間,潘保德、余美軒夫婦響應國家號召,前往云南省昆明市黑龍潭進行昆明地震臺基建的收尾工作。他們在山上的臺站里架設起地震儀器,開始進行地震觀測,成為現在的昆明基準地震臺的前身。

    1957年6月1日,昆明地震臺開始正式記錄地震,從此結束了云南無地震觀測臺站的歷史。回憶剛到昆明地震臺工作的經歷,余美軒說:“云南地震多,每年都有5至6級以上的地震發生。我倆經常還要抽出一人,去地震現場進行宏觀調查。”

    1970年1月5日凌晨1點,云南省通海縣發生7.8級地震,余震接連不斷。潘保德、余美軒夫婦日夜堅守在儀器旁,分析處理地震資料,并及時向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報送地震數據。這是兩個人堅守昆明地震臺工作的一個縮影,也是一代地震人堅守全國各個臺站進行地震觀測、研究的時代形象。

    “昆明基準地震臺是中國西南最早建設的地震觀測臺,在60多年的觀測研究中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昆明基準地震臺副臺長錢文品說,這些資料數據是了解地震活動時空特征、探索地震發生機理、支撐防震減災事業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基礎。

    地震觀測進入數字時代

    在昆明基準地震臺地震觀測山洞中,記者看到,分屬云南地震臺網、國家地震臺網和世界地震臺網的地震計被安置在基巖上。這些儀器,是組成數字地震臺網的基礎,見證了昆明站走向數字化的歷史進程。

    “3個臺網的地震計分別用于記錄云南省內、全國以及全球范圍內的地震。”錢文品介紹,“昆明基準地震臺不僅是中國數字地震臺網(CDSN)的一個臺,也是全球地震臺網(GSN)、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建立的國際監測系統(IMS)、全球地球動力學計劃(GGP)等臺網的成員。”

    1987年中國數字地震臺網建立,開創了中國地震學數字化觀測的時代。

    中國數字地震臺網包括分布在全國的10個臺站,以及設在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臺網維修中心和數據管理中心。10個臺站分別在北京、上海、昆明、西安、烏魯木齊、海拉爾、牡丹江、恩施、瓊中和拉薩。

    “加入中國數字地震臺網,使地震觀測從模擬時代進入數字時代。”錢文品表示,中國數字地震臺網是中國與國際進行學術交流和科研人員培養的一個窗口。數字化也為地震科學研究帶來了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數據的傳輸與處理,地震頻帶的拓寬,科研人員對資料的獲取、使用和研究方式都產生了變化。

    談及從模擬時代到數字時代的轉變,昆明基準地震臺測震室高級工程師陳翔直言“變化太大了”。“以前我們處理地震數據時,需要拿量片在圖紙上測量數據,再對照走勢表比對,測算一次地震數據大約需要20多分鐘。現在在電腦上做數據分析,測算一次地震數據只需要幾分鐘。”

    “中國數字地震臺網帶來的進步是飛躍性的。這10個臺站的建成,為我國其他地震臺的建設提供了規劃標準,使我國地震觀測水平有了很大發展。”錢文品說,30多年來,中國數字地震臺網產出的數據還廣泛用于地震災害、大陸構造的研究,其中包括地殼和上地幔結構的研究工作。

    地震監測與速報能力大大提高

    從中國數字地震臺網的10個臺站發展至今,全國測震臺網建設了169個國家數字地震臺,859個區域數字臺,144個井下臺、火山監測臺網及科學臺陣、海洋觀測臺,臺站總規模近1300個,我國地震監測與速報能力大大提高。

    “然而從臺站建設分布上看,相對東部地區而言,我國西部地區地震臺站分布還較少。”張建國分析道,臺站越密集,在地震發生前,可能會觀測到的信息就越多。這些信息對于地震速報、數據分析、科學研究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2018年7月20日,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啟動,在特定區域、重點監視危險區將建設地震烈度速報網與預警網臺站15391個,重點監視區、危險區臺站間距達10~15千米。

    在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規劃中,云南將成為全國地震臺站布點最多的省份之一,將建成包括基準站、基本站、一般站三類共1246個臺站。張建國表示,3年后,我國將有一張具備良好監測能力的地震臺“網”。

    除了云南之外,新疆、四川、甘肅等地也將大力推進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建設。“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今后的地震臺網建設將向地震發生較多的西部地區傾斜。”張建國說,“我們這代人能夠有機會將國家地震臺網建設的短板補上,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記者 姚亞奇)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俺来也 |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九月婷婷综合婷婷|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丁香婷婷亚洲六月综合色| 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女人和拘做受全程看视频日本综合a一区二区视频 | 激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一日本道伊人久久综合影|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一本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狠狠激情五月综合婷婷俺|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丁香综合激情六月久久| 丁香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天堂久久天堂AV色综合|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免费| 久久综合久久伊人|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aⅴ综合网|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小说区综合区首页| 区二区三区激情综合 | 东京热TOKYO综合久久精品|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绿巨人 | 久久综合偷偷噜噜噜色| 98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俺去了| 婷婷久久香蕉五月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伊人| 婷婷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影院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