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游成家庭消費“剛需”
親子游成家庭消費“剛需”
今年的“六一”兒童節恰逢周末,成為又一新興旅游“黃金季”,許多家庭選擇在此期間舉家出游,各地的周邊游、短途游中的親子游產品備受青睞。近幾年,我國親子游發展迎來熱潮,市場需求旺盛。業界人士指出,親子游高頻化已成為我國度假市場重要的消費趨勢之一。
市場需求增多
從孩子上幼兒園小班時起,北京某教育機構員工鄔梅女士基本上每個月都會帶孩子出門一到兩次。“因為孩子年齡小,我們選擇的一般都是北京周邊游,兩天一晚的行程,孩子不會覺得累,大人也能得到放松。”鄔梅介紹,每次出游自己都會在微信朋友圈里發照片和旅行心得,幾年下來,身邊聚集起了一小群“粉絲”,時常向她請教旅行攻略。“我們還建了一個微信群,以‘80后’‘90后’的爸爸媽媽為主,用來交流育兒、旅游經驗,還可以相約一同出游。”鄔梅說,通過親子游,孩子不僅能夠親近自然,還能夠結交新朋友,“親子游已經成了我們家庭社交的重要途徑”。
攜程對近千名用戶進行的一項調研顯示,96%的受訪者表示愿意參與親子旅游。親子游已成為家庭消費中的“剛需”。
驢媽媽旅游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將近40%的親子家庭用戶出游超過3次,周末外出度假已經成為親子家庭的日常生活。《2018年親子游消費報告》顯示,“80后”人群已成為當前親子游市場的主力軍,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杭州等城市的家長最熱衷于親子出游,南京、長春、成都、武漢、寧波等城市的親子家庭出游增速較快。此外,周邊自駕游和長線跟團游是親子游的消費主流,75%的用戶選擇自駕至周邊景區酒店,享受悠閑周末;67%的親子游客在長距離旅游時選擇跟團游。
“教育+”受歡迎
去年暑假,網友“童伢子”帶孩子參加了一個親子旅游團,在廣東省韶關市丹霞山住了5天。“旅游機構專門給孩子安排了自然教室,白天孩子們跟著老師認識植物、昆蟲、動物,在草地里探秘,還可以去營地附近的山上探險,十分開心!”“童伢子”表示,對于在城市生活的孩子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和人生經歷。
日前,同程藝龍與同程旅游聯合發布的《中國家庭親子旅行消費報告2019》顯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當前多數家長對于親子旅行的基本認知和主要訴求,因而,具有教育意義的旅行產品日益受歡迎。目前,親子游市場的核心客群(購買者)以“80后”及“90后”父母為主,他們對產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對產品的教育元素要求更高。該《報告》引用的數據顯示,暑期各種形式的研學旅行或游學產品的需求量,在整個暑期親子游中的比例超過四成,“親子+教育+旅游”的產品組合占據周邊親子游市場的“半壁江山”。
2018年,驢媽媽集團發布的《三亞親子度假白皮書》也印證了這一點。親子游客群選擇產品時最看重這三個方面:能否讓孩子增長見識、開闊視野;通過主題活動,讓“親子”和“游玩”完美結合,滿足孩子和家長雙方的度假需求;能否提升孩子的能力。
有名更需有實
海南三亞以優越的自然條件和齊全的硬件配套設施,成為近年來親子游人群的重要目的地。據統計,2017年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