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屈原》端午節前首演 聚焦“屈原生命最后一夜”
音樂劇《屈原》劇照 鐘欣 攝
大型歷史音樂劇《屈原》正在進行首輪演出。此前的舞臺上已經有了話劇、歌劇、舞劇等表現屈原的藝術形式,但以現代風格打造音樂劇《屈原》尚屬首次。
該劇從屈原投江前的最后一天切入,在現實與意識交織中,展開屈原與其他人物靈魂的對話,傳遞屈原精神的內核。
音樂劇《屈原》劇照 鐘欣 攝
記者看到,演出開始前,一位古裝琴家一直在臺上一角撫琴,時而舒緩時而激越的古琴聲,把觀眾的情緒悠然帶到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而該劇在多媒體使用上頗可稱道,冷兵器時代鮮血淋漓的戰爭場面、汨羅江畔不息的滾滾江水等,都借助新媒體得以形象再現,也打破了大眾對“歷史劇”的刻板印象。
全劇分為“滿腹治國經綸,卻遭昏君冷落”“一腔愛國熱忱,偏遇佞臣誹謗”“面對世事沉淪,屈原徒嘆奈何”三部分,在屈原生命的最后一夜,用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串聯起屈原和漁父、楚懷王、女嬃等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幾個人物以及他作品《九歌》中的文學形象,展開屈原與劇中其他人物靈魂的對撞,由此來體現屈原的精神內核。
音樂劇《屈原》劇照 鐘欣 攝
領銜主演屈原的是青年實力歌手兼演員朱爍燃,36歲的他飽滿地演繹出了老年屈原的精氣神,相關激情唱段也展現了他的過硬唱功。
總制作人唐佳虎說,世人皆醉我獨醒,屈原在我眼中就是一個及其“干凈”和有擔當的人,從古至今他就是知識分子的標桿,理想主義的標桿。我們不去神話他,讓他去吟唱、作詩,讓他脫去朝服,手拿書簡,就這樣走在山路上、稻田中、泉水下、江水邊。
屈原后裔、詩人屈金星表示,《屈原》音樂劇填補了同類題材的空白,作為屈原后裔,我們倍感歡欣鼓舞。屈原是中國詩歌之祖、辭賦之祖,今天我們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彰顯文化自信,理應從屈原、從詩歌開始。
據悉,音樂劇《屈原》首輪演出將在北京持續至6月2日,此后將于6月6日至10日晚在屈原投江地汨羅江畔的屈子文化園演出。 (記者 應妮)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