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遵義:端午佳節“鄉”味濃
“會包的比賽,不會的包會!”端午前后,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大山社區好不熱鬧,路人們紛紛加入了“千人品美粽”的狂歡中。包粽比賽、現場報名、馬上參賽,老中青三個組,你追我趕、笑語連連,吶喊聲、加油聲響成一片。不會包怎么辦?別急,冠軍現場教學,學員“現學現賣”,盡管包出的粽子各具特色,但帶來的喜悅卻沒有差別。
這是端午節大山社區“千人品美粽·共話鄰里情”系列活動的一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千人“感黨恩、記黨情,永遠跟黨走”簽名活動點、書籍義賣角落都人氣很旺,市民們一邊品美粽、一邊賞文化,還可購買自己喜歡的書籍,而義賣收入將全部捐獻給社區兒童之家基金。點雄黃、掛香囊……一項項傳統活動,讓孩子們對古老節日的習俗記憶更加深刻。現場還表彰了5位好婆婆、5位好媳婦、10戶文明家庭。仔細聽聽頒獎詞,這5位好媳婦都是上照顧年邁老人,下撫育年幼孩子,用柔韌雙肩撐起家庭重擔的典型;5位好婆婆視兒媳如子女,帶頭構建融洽的婆媳關系;而10戶文明家庭,不僅和睦幸福,還以不同方式播撒愛的種子,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
就在同一天,遵義赤水市大同古鎮一場隆重的祭水、祭屈原的儀式正在舉行。祭祀融入了原生態舞蹈和當地儺戲的文化元素,深深感染著每一位活動參與者。赤水第五中學初二年級的羅子迪同學參加完屈原祭祀儀式,顯得有些激動,他說:“歷史課上也學過屈原,但這個活動讓我加深了對屈原愛國精神的認識。我現在已經是中學生了,應該更加努力學習,將來報效祖國,建設家鄉,讓中國更富強、遵義更美麗。”
不僅有儀式表演,更有參與互動,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獨竹漂表演、劃龍舟比賽、包粽子比賽,以及苗家女敬米酒、傳統經典《百好歌》誦讀、竹編體驗、竹竿舞體驗、油紙傘體驗、紅色故事宣講、蒸籠鲊美食品嘗等多個活動,讓游客在歡聲笑語中充分領略赤水的人文風情、自然山水和民俗文化。
赤水市丙安古鎮還開展了“品味端午·傳承文明”活動,來紅軍長征渡口旅游的人們紛紛加入到活動中,大家自發合唱起了《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聲把人們的心帶回了那段崢嶸歲月。在葫市鎮小關子村,黨員干部群眾聚集在一起,通過舉行升國旗儀式、“三恩”(黨恩、國恩、親恩)宣講、農民趣味活動、端午長街宴等活動,慶祝“我們的節日”。(呂慎)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