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嚴三實” 提升普查數據質量
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行業面廣、數據量大、技術性強。數據質量決定普查工作成效,筆者認為,普查人員在數據審核中要著力抓好“兩嚴三實”,確保數據質量真實、準確、規范、完整。
對數據質量審核把關要嚴。單個數據的微小偏差將直接影響關聯數據的準確性,并可能通過數據鏈傳導將誤差放大,進而影響到普查數據庫整體質量。將數據差錯率控制到最低水平是質量控制的首要目標。普查員、指導員在數據審核中,要有針對性地避免計量單位不統一、數據變化異常、關聯表單數據銜接不一致等易出錯情形。一旦發現數據偏差和錯誤,要緊抓不放,追根溯源,做到防微杜漸。
數據核算通常利用排污許可、在線監測等多套數據展開數據比對,遇到不同渠道數據差異較大、難以準確判斷的情形,應實施現場調查和監測,以實證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和合理性。
在專網數據匯總過程中,深入展開數據比對。采用反推法重點分析廢水、廢氣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行業,對普查對象原始普查表反復核查,對比分析統計指標,對數據偏差應排查原因,及時更正。
對普查方法和工作過程監管要嚴。質量控制要貫穿于普查工作各環節。普查辦對普查隊伍應實施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管,督促技術團隊貫徹落實多層級、多方位、多形式的數據質量審核制度。多層級審核,即采用普查對象自審、普查員審核、指導員審核、縣級審核、市級復審、省級集中審核的六級審核模式,層層把關。多方位審核,即利用環境統計、污染源排放清單等來源數據展開數據比對,依托“12369”環保熱線、重點排污單位環境監察執法等工作掌握的信息,對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核查。多形式審核,即采取人工與軟件相結合、自審與集中審核相結合、報表與現場審核相結合、部門會審與專家評審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審核。通過對普查方法和工作過程的嚴格監管,督促普查人員將數據質控要求落實到普查工作全過程。
壓實質量控制主體責任。壓實各級普查機構及質量負責人、普查對象等質量控制主體責任,明確各自責任分工,嚴格落實普查對象與普查員、普查員與指導員、指導員與普查機構質監普查表交接記錄制度。普查數據上報必須經過普查對象、區(縣)級及省、市級普查機構核查和相關成員單位聯審。建立區(縣)政府、街道(鄉鎮)、社區(村)、社區網格單元“四級聯動”責任體系和企業自審、普查員初審、普查指導員復審、技術組審核、區(縣)級比例抽審 “五級質控”審簽模式,高標準、嚴要求,確保數據質量控制落到實處。
抓實數據“五性”審核。實事求是開展數據填報和審核,如實填報,避免誤填誤報、漏填漏報,堅決杜絕虛假填報。通過資料查閱、實地清查,準確掌握企業排污的真實情況,排污指標應填盡填,數據填報力求完整、規范,核算方法和數據轉化要依據充分,抓實抓細普查數據的完整性、規范性、一致性、合理性、計算準確性審核。
夯實問題整改及責任追究機制。健全數據質量問題整改機制,不論第三方評估、同行評議、匯總審核,還是抽樣審核、邏輯校驗、現場復核,針對發現的質量問題,及時制定整改清單,層層抓落實,將整改事項分解到單位,落實到責任人。健全質量審核責任追究機制,對普查數據虛報、瞞報、漏報、謊報等行為嚴格追責。抓好問題整改痕跡管理,落實復審依責簽字制度。建立省、市、區(縣)三級普查協調復查機制。(黎澤玉 曾艷芹 陳安)
作者單位:湖北省宜昌市生態環境局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