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楠CEO張楠賡談創業經歷:沒有捷徑 一張張晶圓堆出來的
導語:“芯片行業去積累團隊、技術沒有什么捷徑可以走,就是一代一代迭代下去,一張一張晶圓堆出來的。”張楠賡強調。
近期區塊鏈再次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而正在沖擊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嘉楠Canaan則有望成為全球區塊鏈第一股,這家已經發展6年多的企業,到底有著怎樣的創業歷程?
北航計算機本科畢業后,張楠賡有過一段在事業單位做“螺絲釘”的時光,每每回想起這段經歷,張楠賡會覺得唏噓不已。
彼時,他還是航天科工集團的一名技術人員,這段服務期培養了他對技術一絲不茍,對工作認真負責的航天人精神。
三年后,他沒有走大多數同事選擇的路,而是回校繼續深造,理由是“我希望每天都能有新的東西出現,做更有挑戰性的事情”。
張楠賡第一次接觸比特幣是在2011年左右,當時的他認真鉆研了一個晚上,就對它產生了興趣,當時比特幣有很多信徒,起初覺得比特幣有5%可能性來改變世界,直到2015年,區塊鏈概念變得普及,心中這個概率上升至15% 。
轉折點發生在2012年6月,彼時美國一個開發比特幣挖礦機的機構“蝴蝶實驗室”聲稱,他們準備研發一種功能遠勝過當時水平的集成電路式(ASIC)礦機。
從設計上來說,ASIC相比FPGA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優勢。如果研制成功,蝴蝶實驗室很可能將掌控比特幣世界超51%的算力,也意味著該機構可以對比特幣的區塊進行篡改,幾近擁有完全掌控權。
為避免比特幣被蝴蝶實驗室壟斷,“南瓜張”張楠賡和“烤貓”蔣信予先后宣布制造ASIC礦機的計劃。最終“南瓜張”帶來了世界上第一臺ASIC礦機,他將其命名為“Avalon阿瓦隆”。
當年,Avalon極度受人追捧,一臺Avalon礦機現貨,最高曾被炒到40萬人民幣,市面上一機難求。
但當時的張楠賡非常低調,人們不知道張楠賡是誰,只能根據張楠賡在Bitcointalk論壇上注冊的ID——ngzhang,將這個中國最早的礦機研發者稱之為南瓜張。
從2013年開始研發第一代芯片,到現在6年時間,嘉楠科技的芯片投片記錄不斷取得突破:從110納米到55納米、40納米、28納米、16納米,再到7納米,還有28納米AI芯片。
“芯片行業去積累團隊、技術沒有什么捷徑可以走,就是一代一代迭代下去,一張一張晶圓堆出來的。”張楠賡強調。
張楠賡說,礦機行業就是寡頭壟斷狀態,就那么幾家,嘉楠的定位是一家做技術,做計算的公司,嘉楠不是一個比特幣公司,也不是一個區塊鏈公司。
2019年7月20日,是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的日子,張楠賡這一天還發表了一封內部信,張楠賡向所有為探月工程做出貢獻的先驅致敬,并號召所有員工做數字世界的探險者,通過智能計算改善人類生活。
在這封信中,張楠賡說,九敗一勝是探險的真貌。在抵達終點之前,它通常包含著日復一日的計算,試驗失敗的沮喪,以及成功時旁人不解的興奮。硅與數字世界的探險同樣如此。而作為數字新世界的底層架構,芯片產業正步入智能計算時代。嘉楠將通過智能計算改善人類的生活,這是正在悄然發生的產業革命,也是我們的機遇所在。
“作為從事自主超算芯片研發、提供高性能計算服務的公司,嘉楠致力于通過智能計算改善人類生活。我們立足AI和Blockchain產業生態,在區塊鏈、高性能計算、芯片研發設計和上層AI應用研發擁有豐富的業務經驗。我們為個人用戶和企業用戶提供涵蓋芯片、模組和產品的整體智能解決方案,讓企業服務與用戶更近,并推動商業資源高效合理分配,讓更多人和企業享受智能化數字經濟紅利!
張楠賡對員工說,數字世界的未來將是一個嶄新的硅基文明,而嘉楠已經成為這場探險的領跑者之一。“前路依然漫長,請保持足夠的技術自信與敬畏之心,因為你們不僅是一名嘉楠人,更是一名探索數字世界未來的探險家,因為我們選擇去月球。”
2016年,嘉楠董事長兼CEO張楠賡和團隊開始設計第一代AI芯片,相當于把從前在區塊鏈領域積累的計算技術用到了AI芯片的研發。張楠賡認為,過去幾年,他們在區塊鏈芯片領域的研發對整個半導體設計行業中的設計方法學,甚至包括后端的供應鏈都有很大影響,只不過并沒有為大眾所知。
從設計方法學角度來說,研發區塊鏈計算芯片時,對計算能效與低成本的追求是非常極致的,達成的結果與傳統設計方法學相比是數量級級別的提高,在此前提上,芯片之爭的焦點將主要集中在算力。
從供應鏈的角度而言,例如比較先進的封裝技術,之前大陸地區用得比較少,它是一個性能更高的技術,但要求設備投入與一次性費用稍微高一些,幾年前國內用的比較少,區塊鏈行業起來后,因用量確實太大,把產能沖上去,封裝技術的價格才得以下降下來,其他類型的芯片設計也從中受益。
張楠賡向《中國企業家》表示,對AI來說,可能前些年做云端芯片比較多,大家追求的是對國外GPU(圖形處理器)等的替代,大概從2017年起,業界將注意力普遍轉向端側,不過端側設備智能的特性其實一直沒有跟上,原因在于兩點,一是算法與數據的問題;二是端側現在并沒有好的AI計算平臺。
為什么做端側AI?張楠賡解釋,有很多的事情并不需要傳到云端處理,或者傳到云端處理是不安全的,這個問題如何解決?有人覺得加強數據的加密或者加強服務器安全的管控就可以,但其實這個解決方法是有限度的。
張楠賡的意見是,從根上解決。比如對家里進行監控這個場景,出于對安全方面的考慮,應該用一個端側AI攝像頭判斷家里是否有問題,如果沒有問題就不要把這個視頻數據傳到云端,這個是端側保護隱私的一個手段。
不過,一個事實是,端側AI目前處于相當早期的階段,嘉楠科技的AI芯片現今的對手更多是傳統芯片!耙院蟮榷藗鹊膽脠鼍爸饾u固定、算法和體系結構相對穩定時,AI芯片比拼的關鍵就在于更低的能耗和更高的計算效率了!睆堥s預測。
2018年9月,嘉楠科技發布第一代芯片勘智K210,它屬于集成機器視覺與聽覺功能的系統級芯片(SoC),定位在AIoT兩個領域,主打高性價比、低能耗和卓越的本地化計算能力,主要用在AIoT市場,為小型智能家居、智慧教育行業的解決方案商提供更多選擇性。
芯片發布后,量產能力很關鍵。因為供應鏈管控體系非常完整,從前后端、封裝測試到底層與晶圓廠的配合、工藝的改進與電路的設計甚至更深層次的東西,都有相應的團隊負責,嘉楠科技在芯片量產上沒有遇到過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在公司內嘉楠科技就能完成芯片設計的所有環節,這也可以看出技術是我們的核心優勢!睆堥s總結。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