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小課堂|化妝品原料(一)
我國對化妝品原料實行目錄管理,包括禁用原料目錄、限用原料目錄和準用原料目錄。
一般化妝品原料
一般化妝品原料根據其結構及功能,大致分為油性原料、表面活性劑、溶劑、粉質原料、高分子聚合物以及其他添加劑。
(一)油性原料
油性原料指能夠溶解在油相里的化妝品原料。油性原料在護膚品中作為潤膚劑,具有補充油分、改善膚感、潤護皮膚等作用。理想的油性原料氣味小、顏色淺,不易氧化、酸敗。
根據在室溫下狀態的不同,油性原料可以分為油、脂、蠟。油在室溫下呈液態,蠟在室溫下呈固狀,脂在室溫下呈半固狀。根據來源不同,油性原料可以分為天然油性原料、礦物油性原料、半合成油性原料以及合成油性原料。
1. 天然油性原料
天然油性原料與皮膚相容性好,容易被皮膚吸收,對皮膚的滋潤性好,但容易氧化,氧化后會促使化妝品變色,使其刺激性增大。根據來源,天然油性原料可以分為植物油性原料和動物油性原料。常用的植物油性原料有橄欖油、鱷梨油、花生油、蓖麻油、霍霍巴油、乳木果油、月見草油、澳洲胡桃油、巴西棕櫚蠟等。常用的動物油性原料有天然角鯊烯、羊毛脂、蜂蠟等。
2. 礦物油性原料
礦物油性原料穩定性好、價格便宜,但是不能被皮膚吸收。常用的有礦油、礦脂(凡士林)、石蠟等。
3. 半合成油性原料
半合成油性原料是天然油性原料的化學改性物。常見的有羊毛醇、乙酰化羊毛脂、鯨蠟醇等。
4. 合成油性原料
合成油性原料用途廣泛。優質的合成油性原料是無色的。根據結構可以分為酯類、硅油類和烴類等。常用的酯類有棕櫚酸異丙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硅油類有聚二甲基硅氧烷、環聚二甲基硅氧烷;烴類有合成角鯊烷、異構二十烷等。
(二)表面活性劑
表面活性劑是同時具有親水基和親油基兩個基團、能夠有效降低界面張力的具有表面活性的一類化合物,在化妝品中主要用作清潔劑、乳化劑和增溶劑等。根據離子類型的不同,表面活性劑可分為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陽離子表面活性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以及兩性表面活性劑。
1. 清潔劑
清潔劑是通過潤濕皮膚表面,乳化或溶解體表的油脂,使體表的污垢懸浮于其中,以達到清潔作用的物質,常用于洗發液、沐浴液、洗面奶等洗滌類化妝品。理想的清潔劑泡沫豐富、脫脂力適中、刺激性低。
化妝品用清潔劑主要以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為主,兩性表面活性劑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也可以作為清潔劑使用。常用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有月桂醇硫酸酯鈉、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月桂醇聚醚硫酸銨等。
2. 乳化劑
乳化劑是能將互不相溶的液體之一均勻分散到另一液體中形成分散體的一類表面活性劑。它能降低液滴的表面張力,在已經乳化的微粒表面形成復雜的膜并在乳化的顆粒之間建立相互排斥的屏障,以阻止它們的合并或聯合。在潤膚膏霜或乳液中,同時存在不相容的油相和水相,乳化劑的存在能夠使油相以微小的粒子存在于水相中形成水包油型(O/W)乳化體;也可以使水相以微小的粒子存在于油相中形成油包水型(W/O)乳化體。
乳化劑以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與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為主,常用的有硬脂醇聚醚-6、硬脂醇聚醚-25、甘油硬脂酸酯、月桂醇硫酸酯鈉等。
3. 增溶劑
增溶劑是促使原本不溶的物質溶解在某種溶劑中的表面活性劑。在水溶性透明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