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抽檢|多管齊下搭建化妝品監管網絡
“在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對2019年度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工作的通報表揚后,我們備受鼓舞、倍感興奮,同時也深感肩上責任的重大,增加了繼續做好化妝品抽檢工作的信心和動力。”浙江省藥監局化妝品監管處處長王衛東介紹說,“在2020年初接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做好年度化妝品監督抽檢工作的通知后,浙江省藥監局立即根據歷年來的工作經驗,結合全省化妝品監管的工作實際,及時印發了《2020年浙江省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工作方案》。”浙江省藥監局要求全省各級藥監部門和浙江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以下簡稱浙江省食藥檢院)堅持問題導向,基于風險管理原則,有針對性地實施抽檢;收到不合格/問題樣品報告后及時啟動后續處置工作,查明問題原因,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在2020年度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實踐中,浙江省藥監局在多個方面工作亮點突出。
圖為工作人員開展非法添加檢驗工作。 程巧鴛 供圖
疫情期間強培訓抓檢查
在2020年度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實踐中,浙江省藥監局在抗疫的大背景下,積極開展監督抽檢工作。2020年非常特殊,受疫情影響,抽檢工作啟動也較往年有所推遲,而且上半年各項工作的開展都受到了較大影響。浙江省藥監局對疫情期間的監督檢查與抽樣工作召開了多次視頻會議,全省各級藥監部門及浙江省食藥檢院分別制定了疫情期間的監督檢查與抽樣工作規范,對抗疫防疫進行宣貫。同時,會議圍繞上一年度化妝品抽檢工作發現的問題、化妝品標簽相關法規和檢查要點解讀、化妝品抽樣過程的風險發現及現場檢查、化妝品抽樣經驗交流等方面,均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討,確定了流通環節的監督檢查和抽樣工作,以美容美發店等問題多發環節為重點,同時結合浙江省藥監局連續4年開展的“百千萬”美麗消費示范工程,對示范街、示范經營商場和示范經營單位進行重點監管。此外,浙江省藥監局從輿情分析、不良反應信息收集、不合格產品分析等多維度,鎖定了抽檢工作以發用類產品、祛斑/美白類護膚品、祛痘/抗粉刺類護膚品和面膜產品為監測重點。
但是,實際的監督檢查與抽樣工作仍舊遇到了較大挑戰。化妝品零售企業、小商店等復工程度不一,檢查人員往往到了現場才發現商店仍未開門,只能采取“掃街”方式對化妝品銷售企業進行地毯式地搜尋,檢查工作的人力成本與時間成本數倍增長;另外,檢查初期吃飯成了大問題,餐飲企業或未開業,或禁止堂食,檢查人員和抽樣人員只能克服困難,“風餐”成為那一特殊時期的常態。但浙江省食藥檢院和各市、縣局克服困難,高質量完成工作任務,在監督檢查環節即發現標簽標示問題4批次,轉交浙江省稽查局處理,展現了浙江省藥監隊伍扎實肯干、盡心盡責的優良作風。
點面結合探索網絡監管精密質控
為進一步探索化妝品網絡銷售監管精密質控的新模式,浙江省藥監局結合2019年的網絡抽檢工作經驗,點面結合開展進一步試點工作。“點”:由臺州市市場監管局配合,對臺州市轄區經營的網絡店鋪進行網絡抽檢工作;“面”:由浙江省食藥檢院配合,對天貓、淘寶、網易嚴選、義烏購等在浙江省注冊平臺中的所有網絡經營店鋪進行風險監測。
浙江省藥監局監管人員通過對接國家藥監局特妝批件、非特化妝品備案數據庫等,收集國內化妝品許可、批件、備案等數據205萬條;通過整理歷年國抽、省抽不合格化妝品公開信息,建立不合格化妝品公開信息152期2769批次;通過梳理化妝品常見違法行為及處罰條款,建立化妝品特征語義詞庫574組、品牌關鍵詞庫213組等關鍵詞庫。通過分布式技術采集、官方數據精準比對等“三云三慧”的構建,打造化妝品網絡銷售監測的技術環境和監管環境。
網絡監管以市場關注度高、存在問題較多的染發、祛斑美白、防曬、嬰幼兒、祛痘、面膜和普通護膚類7大類化妝品為監測重點,對網售化妝品進行多維度地篩查,在排查安全隱患的同時,對存疑樣品進行靶向性地抽樣、對明確線索直接進行核查處置,以規范網售化妝品的經營秩序。2020年,浙江省藥監局在網絡抽檢工作中發現不合格/問題產品31批次,網絡經營方屬于本省的,通過移交線索至屬地市局,線上線下同步核查、抽檢。網絡經營方屬于外省的,則移交線索報告,告知網絡經營者的注冊所在地省局及化妝品生產企業所在地省局,提示風險信息。立案查處化妝品違法案件21起,移送公安1起,責令整改61起。網絡監管工作在2020年更上一層樓,浙江省藥監局也在2020年9月底在臺州召開“全省化妝品網絡監管現場會暨風險會商會議”,推廣臺州市市場監管局在網絡監管取得的成績。
圖為工作人員對嬰幼兒化妝品進行檢驗檢測。程巧鴛
- 標簽:插插插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