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 從小學就要開始
據悉,今后小學生從五年級起,將在課堂上了解青春期生理發育基本知識,并學習如何保護自己不受性侵害等。21日天津市教委下發通知,全市各級各類學校要按照新版《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規范學生健康教育課程,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里就能獲得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疾病預防、心理健康、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安全應急與避險等必要的健康知識。
新版《綱要》中小學健康教育內容包括五個領域,根據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依照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初中年級、高中年級五級水平,把五個領域的內容合理分配到五級水平中,即水平一(小學1-2年級)、水平二(小學3-4年級)、水平三(小學5-6年級)、水平四(初中7-9年級)、水平五(高中10-12年級)。五個不同水平互相銜接,完成中小學健康教育的總體目標。
低年級注重衛生習慣培養
“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10個小時”“不挑食、偏食”“不盲目減肥”。新版《綱要》特別強調對低年級學生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以學生經常接觸和熟悉的學習、生活方式為重點,開展基礎性的衛生習慣培養教育。其中,學生的“用眼衛生習慣”“飲食衛生習慣”“體育鍛煉習慣”等是各年級學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
關注青少年考試焦慮問題
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內容,特別是對青少年焦慮、緊張等情緒問題,在《綱要》對各年級學生的教育內容中均有體現。“考試焦慮”等青少年情緒問題,已經進入小學課堂。如小學一年級“學會與同學交往”,五年級“關注青少年情緒問題(過度焦慮、強迫行為)”,六年級“關注考試焦慮”等。另外在初三和高三的健康教育課程中也列入“緩解考試焦慮”“調整亞健康狀態,如學習壓力大、沉迷電腦及互聯網絡、早戀、家長期望過高、家庭壓力大”等內容。
“青春期心理健康”成為初中生、高中生健康教育中的重點關注內容,初一學生要了解“關于吸煙、意外事故、暴力傷害、情緒行為、酗酒、濫用藥物、網絡成癮、自殺、性心理障礙、不良性行為等行為”,高一學生要了解“早戀的危害”等。
訓練培養學生自護能力
《綱要》強調通過實際操作訓練,培養學生自護能力,如對二年級小學生要求“識別交通標志,遵守交通法規”“不做危險游戲”,三年級小學生要“認識QS標志”“學會煤氣中毒的預防與處理”“學會應急避險,了解火災、煙花爆竹、化學品、家用電器等事故的緊急呼救知識”。四年級學習“急救中的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搬運技術”“預防觸電、燙燒傷和氣管異物”等。
小學生要知道“我從哪里來”
新《綱要》要求小學一年級學生了解“生命孕育”,知道“我從哪里來”;從小學五年級起了解青春期生理發育基本知識,包括男女少年在青春發育期的差異、女生月經初潮及男生首次遺精的知識,還要學習如何保護自己不受性侵害、避免婚前性行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