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吃禁果家長怎么辦?
您好!我都快氣死了!我兒子才16歲,就早戀,且已偷吃了禁果,您說我該怎么辦?快救救我和孩子吧?
祝端午節快樂!——老曾
老曾:
您好!非常理解您此時此刻地心情,也非常愿意就這個問題與您展開討論。您說“我都快氣死了!我兒子才16歲,就早戀,且已偷吃了禁果”,首先我請您靜下心來、平息憤怒,平心靜氣地與孩子交流溝通。這是因為孩子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他本身也是很內疚、自責的,如果我們這個時候對孩子責罰以及發泄自己的憤怒,顯然會把孩子推向危險的境地,所以平心靜氣地與孩子交流溝通,幫助孩子形成健康的性意識和性行為,同時采取正確的教育和引導方法,把這件事對孩子健康成長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其次,孩子“已偷吃了禁果”,也就是說這已經成了事實,我們不僅無力而且也無法讓這事實消失。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接納孩子,把孩子的健康成長放在第一位,所以我們要平心靜氣地與孩子交流溝通,同時我們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從孩子進入青春期后,身體內的荷爾蒙分泌激增,性機能迅速發展,加上外界種種性刺激的作用,他們宣泄性興奮與性緊張的要求會越來越強烈,這時候在“你情我愿”的情境之下一時沖動而做出了越軌之事,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要讓孩子知道“什么是愛”——建立在牢固友誼的基礎之上,以欣賞、理解、尊重、信任、包容和呵護朋友之心,讓朋友時刻能感受到輕松、幸福、悠閑、自在的情感體驗。也就是說,真正的愛是伸展、開放、送出、留駐、顯露、分享,是赤裸地站出來,是送出我們所有的一切,是溫柔的擁住,是放手,是撫慰人,是改善關系;另外,愛的真諦是在平凡的生活之中充滿著責任、義務、理解、信任、尊重和奉獻。從這里我們可以啟發兒子思考,看看自己的這種行為是不是能讓對方感受到輕松、幸福、悠閑、自在的情感體驗?看看自己的行為是否對對方是負責任的?是否會對對方的未來造成身心傷害?等等,通過我們心平氣和的誘導以及孩子的自我反思,他會得出自己的結論的,同時也會在以后對自己的行為加以約束和控制的。
第三,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性愛沒有下流之說,也沒有罪惡性,它是自然的、美妙的,但是性愛是以愛情為前提的。人的愛情不僅是美好、曼妙、誠信、忠貞和和諧的,而且也是理智、慎重、機警、嚴肅和相互尊重的,只有這樣愛情才能帶來愉悅、幸福、真理和愛;愛情是自身內在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需要珍視、持之以恒、忠貞不渝、專一不二,并需要雙方的養護、分擔、分享和自我的約束;愛情是盡義務、負責任、享幸福、獲照顧的對等的情感和行為,是兩性之間最圣潔最崇高的感情,所以缺少愛情的性是對對方不負責任的,也是沒有靈魂的軀殼的行為,中學生過早涉足性生活一方面對自己的身體和學習不利,另一方面也會對對方的心靈造成不可治愈的創傷和痛苦,所以我們要理智的控制自己的行為。
第四,對處在人生花季的少男少女來說,友誼和愛情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與異性交往和互動,是人一生的學習過程,是生命的成長、滋潤和扶持。青春期與異性交往,是學習兩性互動的入門課程,是未來婚姻家庭的準備,在他們健康成長的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戀愛會使我們變得更聰明、更自信,但是我們在戀愛之中也要有意識的培養與鍛煉自己拒絕不良誘惑,權衡利弊做出理性、負責任抉擇,讓自己的身心更健康、更陽光、更快樂。
第五,從您的孩子的行為表現來看,他在學習生活中很可能缺乏家人和老師的關心、關注、支持和理解,在這種情況之下他會轉而尋找同伴來補償這種缺失。這種缺失的補償不僅是孩子,有時候在我們成人身上也會發生。所以對于孩子的問題不在于他曾經犯了什么錯誤,而在于孩子對這個錯誤的認識程度,要避免繼續犯同樣的錯誤,或以另外一個錯誤來掩蓋這個錯誤,所以我們明智的選擇就是多對孩子投入關心、關注、支持和理解,誘導和教育孩子認識自己的行為的過錯之處,進而讓其健康、陽光、快樂的成長。
第六,要讓孩子明白成長是對自己錯誤的總結和超越,經過這件事最起碼讓孩子懂得了愛、愛情以及責任、義務、自我的約束等觀念和意識,當然也相信他會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一切與自己目前身份不匹配的念頭或行為。從這個角度來講,孩子的這個錯誤還是很有價值的,它會使孩子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一些。
最后,提出幾點建議供參考:
1、我們要設身處地去體驗孩子的內心世界,體貼他們,盡量滿足他們與同學特別是異性同學交往的需要,適時適度給他們介紹一些性知識,以及戀愛之中可能要出現的不良傾向和問題,進而使孩子在異性交往之中引起警覺和注意。
2、允許和鼓勵孩子與異性的正常交往。尊重他們的隱私,不要私拆他們的信件及偷看日記。要加強溝通,經常與他們交心,做孩子值得信賴的朋友。
3、對孩子的盲目沖動心理,要給予指出。有針對性地傳授科學知識,指導其正常交往。幫助他們理智地超越情感,培育高尚情操。
4、以豐富多彩的生活充實家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在家中得到足夠的情感滿足,感到溫馨。
5、一旦孩子在一時沖動之下做出了越軌之事,也應控制感情,切不要指責和辱罵。關鍵是不可激怒孩子,使其逆反。處于人格形成過程中的孩子格外需要正向情感,父母應該和風細雨,幫助調整心態,輕松愉快地度過青春期。以上所談僅僅是拋磚引玉,相信您會有更好的方法與孩子拉近距離的,也相信您肯定會誘導孩子正確處理好這件事的!您的朋友楊永龍祝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