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童癖“遺傳”走上不歸之路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興趣愛好,這與生活的環境,甚至遺傳因素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如果你的興趣是建立在傷害他人甚至是要收到法律的裁制時就要留心了,千萬不要將這些別樣的興趣愛好渲染或是遺傳給你的孩子,日前一則關于戀童癖會傳染的新聞進入大眾的眼簾。
林云的兒子林京在進監獄前,他從來不知道自己的父親竟然和自己一樣也是一個戀童癖。只不過不同的是,林云在當時那個年代,沒有因為猥褻兒童而被人注意,那個時候人們對戀童癖還不夠了解。而如今,同樣是猥褻了小女孩的林京,因為在作案時被人發現,鋃鐺入獄的他現在只能后悔莫及。
當林云為了給自己兒子打氣,并告誡他今后千萬要嚴格自我改正,沒有辦法的林云只能將這件事情偷偷講給了兒子聽。他希望,兒子今后的嚴格自控,多少可以為下一代減少“罪孽”。
沒有想到的是,林京聽到這個消息之后,竟然頓時痛苦流涕了起來。他告訴自己的父親,從小到大他一直都不知道為什么自己時那么喜歡小孩子,一直不敢告訴父母的他,常常為了這件事情而愁眉苦臉。終于在前些天,沒有控制住自己這種不正常欲望的他,在痛下毒手之后被人逮了個正著……
在現實生活當中,偶然會有同一家人不止一個戀童癖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多少有些了解了。其實有些戀童癖是可以遺傳的,如果自己不加以控制,火越少越大,那么給后代帶來的影響也就會越發突出。
有些時候,戀童癖并非是被別人“傳染”的或是在后天逐漸養成的,一些戀童癖者,天生就是“這塊料”,只要他不加以自己,這塊料一旦沿著邪惡之路成了“形”,很可能,將來的后代也容易收到這種怪癖的影響。
當然這些戀童癖的患者不僅僅是被傳染的單純受害者,后天的環境影響以及自身的演變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實,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都會對某一年齡段的人特別有性興趣,只不過這范圍大多集中在青春期至中年期。
然而,一旦這種與生俱來的東西發生了偏差,那么它就會變成對未成年或老年人有性興趣,對異性不感興趣,也不對或很少對異性實施性行為等。比如,某種神經遞質的功能異常。美國的一些研究表明,大腦中5—羥色胺(一種神經遞質)的減少可能與戀童癖有關。
因此,小編不禁要在此呼吁那些有戀童癖收手吧,不要讓你自身的興趣取向去左右你的下一代,使之在沒有自我的環境下重新走上不歸之路,一代一代的延續下去。
相關閱讀:深入剖析戀童癖的變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