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青春期性心理有哪些
誰不曾年少?誰又不曾有過春心的萌動與叛逆?過多的好奇、快速的成長,這便是青春,它會犯錯、它也是可以改正的。其實青春期心理問題的表現,只要適時的通過老師與家長的引導。就不會導致青春期少年們的不良兩性問題。不要認為有心理方面的問題就表明孩子不可救藥。
我國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常見青春期心理問題大致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對性發育的困惑不解
在青春發育期,人體生殖系統開始迅速發育,這是其突出的特點。但有些青少年對自身的性發育及性成熟的生理變化常感到神秘不解。
對青少年,要根據他們生長發育的年齡特點及所處的文化背景進行適時、適量、適度的性教育。讓青少年知道性道德是人類文明的標志,懂得高尚品德的可貴,生活在社會上,要被社會認可和接納,就必須遵守社會公德,其中也包括性道德。在進行性教育的同時,還應注意改善不良的外界環境,安排好青少年的業余生活,把他們引導到正當的活動中去,激發他們正當的生活情趣。
(二)獨立意向發展迅速
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少年與社會的交往、接觸越來越廣泛。他們渴望獨立的愿望也日益變得強烈。
成年人應針對青少年獨立意向的發展,尊重他們正確的意見,有事同他們商量,逐漸給他們更多的獨立權利,同時也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樣才能幫助他們正確地發展其獨立性,培養他們的獨立能力。
(三)伙伴關系密切
多數少年都具有群體觀念,他們常感到在群體當中有一種安全感。他們的言行、愛好、衣著打扮都互相影響,信任伙伴勝過信任家長和老師,他們互相傾吐內心的秘密和苦惱,也經常從伙伴那里得到同情、理解和溫暖,而這種情感從成人那里卻難以得到。因此,父母和老師應關心他們交朋友的情況,并敏銳地發現問題,及時進行疏導。
(四)認識社會的能力還不夠強
青少年雖然獨立意向發展很快,但他們對社會的認識能力不成熟。在思考問題上常表現出直觀易感性。青少年的情感還不夠穩定,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這提示我們對青少年要因勢利導,作好疏導工作,從而提高他們認識社會的能力,減少心理衛生問題的產生。
在成長中誰不曾遇到過問題、誰不曾犯過錯。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們,他們面臨關巨大的學習壓力,在這樣的時期出現叛逆,出現心理問題都是正常的,只要有正確的引導和良好的青春期心理教育,那么她們還是可以健康成長的。青春期的孩子們很容易模仿他人,也很容易被影響,需要家長、老師的耐心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