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觀念開放是單身的主要原因?
性觀念開放是男女單身的主因
自由是單身的名片
30歲的盧雯名片上印著昆明某房地產策劃公司首席策劃,她的那些評論男女關系的刻薄小論調,和隨時可以背包旅行的灑脫姿態,讓人很容易猜到她的單身。
“其實我做事是很有計劃的。”盧雯說。幾年前,她就計劃30歲前要在單位里爬到什么地位,35歲前要生一個孩子,40歲的時候辭職養老,然后到處游歷。在她的人生規劃里,沒有男人的影子。
“生活為什么非要兩個人一起過?生活是屬于自己的。再好的兩個人始終都會有步調不一致的時候,會有摩擦,我不喜歡爭吵。這是消極的想法。”盧雯說。
單身男:單身有利于發展事業
在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主動或被動選擇單身的同時,越來越多的男性也開始為了事業主動選擇單身生活。
諾貝爾獎得主加里·S·貝克爾說:“當‘合伙’的預期收益超過保持獨身或繼續尋找配偶所擔負的成本時,個人便會選擇結婚。” 那么,當‘合伙’的預期收益小于保持獨身或繼續尋找配偶所擔負的成本時,個人便會選擇單身嗎。當然,人們選擇婚姻不會這么理性地去計算成本和收益的。
在現代社會,“工作、生活壓力導致人們選擇單身也比較明顯”,結婚意味著買房、買車、生孩子、過日子,這種金錢方面的壓力比社會評判的壓力具體得多。這就像風險投資,每個人都在計算成本與收益的問題,能否承擔婚后的壓力,與目前的生活質量相比會損失些什么。
“所以有的人不敢結婚,有的人則認為只要自己能過好,寧愿舍棄婚姻。”結婚是個美好的設想“我已經計劃過很多次自己什么時候結婚,但每次計劃都失敗了,所以結婚只是一個美好的設想。”
37歲的張某某自嘲地說道。其實他身邊不乏想與他共赴婚姻殿堂的人,用張宏的話說,只要他愿意,很快就能結婚。
張宏不覺得自己是“鉆石王老五”,雖然他在國有企業里身居高位,在鬧區有一套很大的房子,有輛屬于自己的轎車,3年前每年的零花錢就能達到十幾萬,沒結婚全因沒有遇到“合適的”。“四好”女性是張宏心目中的理想伴侶,即“相貌好、學歷好、氣質好、工作好”,雖然身邊的朋友都勸張宏適當降低要求,但他覺得自己的要求很普通。
雖然每天幾乎沒有獨自一人的時候,但張宏不否認,內心里,他其實希望有一個安穩的生活,下班后能回家吃另一半做的飯菜,飯后可以一起在小區里散散步。“古人說得對,‘成家,立業’,人還是應該先成家再立業。”
張宏感嘆自己在成家立業的問題上走錯了一步,年輕時專注于工作而忽略了婚姻,現在單身的他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尋覓女朋友,他的工作也開始停滯不前。“現在想的就是先解決個人問題,工作是次要的,以后有機會再好好工作吧!”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