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后半數人患有甲狀腺結節 女性較男性高3倍
現狀
發病率30年上升超兩倍
據了解,甲狀腺癌的發現常常是因為甲狀腺結節,很多人在體檢時被醫生摸到脖子上的“小疙瘩”,最后一做彩超檢查,發現是甲狀腺結節。
郭朱明教授說,甲狀腺結節有時是一個,有時是多個,有良性與惡性之分,良性的甲狀腺結節包括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腺瘤等,而惡性的則以甲狀腺癌乳頭狀腺癌為主。事實上,甲狀腺結節近年來已成為一種常見病,美國統計資料顯示,4%~7%的成人患有甲狀腺結節, 50歲以上人群的發現率更高達50%。
根據美國統計資料,在1973年到2003年30年間,甲狀腺癌的發病率上升了2.4倍,成為發病率上升最快的實體腫瘤,其死亡率在癌癥死亡率中排名第二位。其中,女性患甲狀腺癌的幾率較男性高出3倍。中國天津市在1981年到2001年20年間,甲狀腺癌發病率上升了193%,其中60歲以上女性發病率劇增。
而近年來接受甲狀腺癌手術的病人甲狀腺癌超過53%,并且每年以20%~30%的速度遞增。郭朱明表示,甲狀腺癌發病率的提高可能與彩超技術的普及、超聲科醫生檢查水平的提高以及儀器的準確度、靈敏度的提高有關,但是,其他導致甲狀腺疾病的因素也不可忽視。
病因
或與碘攝入量有關
甲狀腺癌發病的增加與受照射時的年齡呈負相關關系。目前,醫學界對甲狀腺癌的確切成因尚無定論,公認的影響因素有:輻射性射線、良性甲狀腺結節的病變惡化、遺傳以及飲食。臨床發現,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碘攝入量與甲狀腺疾病有著密切關系。調查顯示,碘攝入量與甲狀腺疾病發病率呈現“U”的關系,即碘的攝入量過低或過高,都會導致甲狀腺疾病。碘缺乏可導致甲狀腺腫和地方性克丁病等,而碘過量則會導致甲亢、分化性甲狀腺癌等。在世界富碘地區,5%的女性和1%的男性患有甲狀腺結節,其中5%~15%為甲狀腺癌,碘超量與甲狀腺癌成正相關關系。
郭朱明表示,預防甲狀腺癌,人們每天的碘攝入量最低應為60到65微克。尿碘量應在100~200微克/L。同時,低硒也可能導致甲狀腺癌,因此,平時要多吃富含硒的食物,如魚、蝦、蟹、芝麻、大蒜等。
至于女性為何發病率較高,醫學界認為,這可能與女性激素有關。另外,職業接觸電離輻射如X線、CT的女性甲狀腺癌發生率明顯升高。
上一頁12下一頁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