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忘事或是煙霧病作祟 兒童和中年人易發
50歲的馮先生,曾經歷過一段黑色的生命期:整天的頭暈讓他的世界處于一種流動狀態,很多事情在腦海中的印象漸行漸遠,想忘記的、不想忘記的都在流失,步履蹣跚似八、九十歲的老人。
“這些是煙霧病的典型癥狀。”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王向宇表示,煙霧病的發病率近年來逐步上升,已從以前的0.07%升至現在的千分之一。由于以前受醫療水平條件的限制,煙霧病癥狀與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高血脂等引起的腦中卒十分相似,導致誤診率很高,從而影響了最終治療效果。
兒童和中年人是高發人群
煙霧病最初是在日本被發現,由于擴張的腦血管在血管造影時的形態如煙囪里冒出的裊裊炊煙,因此被形象地稱作“煙霧病”。其具有較強的地域性,東亞地區發病率較高,尤其是日本,朝鮮、韓國、中國也屬高發區,男性發病率略多于女性,比例大致為1.2—1.5比1,成人發病率高于兒童。
“當煙霧病發生時,腦內主要血管因各種難以明確的原因變得狹窄甚至堵塞,從而導致腦缺血,猶如水渠淤塞致農田發生干旱,危及地里的莊稼。”王向宇表示,煙霧病的發病分為兩個高峰期,一是在4—14歲時期間,其主要癥狀以腦缺血為主;二是在40歲左右的人群,多以急性顱內出血起病。
據王向宇介紹,此病的癥狀主要表現為因頸內動脈閉塞引起的腦缺血(占63.4%)和代償擴張的煙霧狀血管破裂誘發的腦出血(21.6%)兩種類型,或是缺血與出血同時存在。
腦缺血早期一般表現為頭昏、頭暈、眼花單側肢體無力、麻木、口角歪斜、精神不濟、記憶力減退。當腦缺血發生到一定的程度,腦外的血管就會與腦內的血管建立聯系、發生溝通,由腦外的血管代償供應腦內的血量需求。
常被誤診為其他疾病
關于煙霧病產生的原因,目前尚未有明確的結論,只是找到了一些可能相關的因素,主要包括遺傳因素,感染、炎癥及免疫反應,細胞因子分泌異常,彈性蛋白堆積四個方面。
上一頁12下一頁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