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焦慮抑郁和酒精濫用位列中國精神疾患之首
“根據北京、天津、上海等幾個大中型中國城市的調查結果顯示,焦慮癥、抑郁癥和酒精濫用位列中國精神疾病患病率的榜首。”19日,在南京舉行的中華醫學會第十次全國精神醫學學術會議上,發布了中國精神疾病調查研究的最新成果,國內外相關方面專家對近年來國內焦慮抑郁癥患者和酒精濫用患者的大幅增加均表示了密切關注。
北京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院長馬辛教授在采訪中介紹,根據該院于2010年對北京市居民進行的精神疾病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心境障礙(其中包括抑郁障礙)是精神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其次為物質使用障礙(其中包括酒精濫用和依賴)和焦慮障礙,“而根據1991年調查結果顯示,當時精神分裂癥的患病率是第一,近20年來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患病率幾乎保持未變,但焦慮抑郁癥和酒精濫用有了顯著的提高。”
天津安定醫院的徐廣明教授也表示,在天津市2011年進行的居民精神疾病抽樣調查中也顯示了類似的結果。“更加值得關注的是,調查結果顯示,在天津近1130萬的居民人口中有170多萬居民患有精神障礙,這個近15%的比例是非常驚人的。
而在這么大的基數上,我們發現有近93%的患者不愿意接受專業醫院的治療和精神衛生服務,其中更有近22%的重度患者由于病情延誤而造成了嚴重的殘疾和后遺癥。不愿意向親人公開、不愿意接受專業治療、恐懼社會壓力成為這類疾病被延誤和隱瞞,而無法有效治療的主要原因。”
在如此大比例的精神障礙患者存在的基礎上,國內的精神衛生機構服務卻遠遠跟不上,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馬寧教授向記者介紹,根據衛生部2010年全國衛生資源與醫療服務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國精神科床位密度為1.71張/萬人,其中上海北京最高,而大多數中西省份床位密度僅在0.7-2.0張/萬人之間,其中青海省床位密度僅僅是萬人半張床位,“雖然較2006年的1.12張/萬人有明顯的提高,但是總數仍然不足,并且資源分布極為不合理。”
對此,常年在中國工作的著名精神病學與流行病學方面專家費立鵬(MicheaelR.Phillips)教授在采訪中認為,目前中國的精神疾病患病率非常值得關注。他表示,很期待即將進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審議的精神衛生法的出臺,但不知道出臺以后要過多久才會有真正的實效。
“中國目前的情況是,面對如此驚人數量的精神障礙患者,光是專科醫院的醫生是絕對不夠的,更何況很多中國人也不愿意去看專業精神科,應該在普通醫療機構提供心理醫療服務。
但在中國醫學院校中,一個普通的綜合科醫學學生在其4到5年的醫學課程里,大約只有40個小時左右的心理衛生課程;而在歐美國家,他們未來的同行在大學課程中大約有四分之一是心理衛生方面的。這就導致了中國的綜合科大夫不愿意也沒有能力看心理衛生方面的疾病,大量的輕度精神疾病患者無法得到好的關注和治療,這些困難是資金沒有辦法解決的。”費立鵬教授遺憾的強調。(申冉)
相關閱讀:
1警惕:60歲以上老人容易發生抑郁 其自殺風險大
2 專家稱全國1600萬名精神病重癥患者有八成未就醫
3 應激性抑郁別排斥藥物治療 心理治療與藥物并用
4 專家稱患精神病老人漸多 兒女多愛面子不讓就醫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