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冬季應警惕感染 謹防被糖尿病蜜月期迷惑
一項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糖尿病患病率近10年翻了近兩番。2010年,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為9.7%,患者總數已超過9000萬,成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國;同時,糖尿病前期的糖耐量受損人群達到了1.48億人,患病率為15.5%。南京同仁醫院內分泌科提醒讀者,糖尿病要早發現早治療,冬季糖尿病患者更要做好自我保健工作。
1/3的糖友成漏網之魚
“我們在門診發現,1/3的患者沒有得到治療,很多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得病,等到發現時,并發癥已經開始威脅生命。”南京同仁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張永青介紹,在心臟病的重癥監護病房中,大概3/4都是高血糖,其中有一半人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結果有人突發腦中風和心肌梗塞,一查都和糖尿病有關。
專家告訴記者,糖尿病典型癥狀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喝水多、吃得多、體重減少。如果出現這些癥狀,就意味著可防可治的機會已漸漸消失,直接進入到嚴重的并發癥階段。而在糖尿病的隱性患者里,年輕人占的比例也日趨上升。
糖尿病之所以成為“漏網之魚”,是因為其早期沒有明顯癥狀,很多人血糖高于正常值,但又達不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所以被忽視。一般來說,餐后兩小時血糖值介于7.8和11.1毫摩爾/升之間就已經屬于糖尿病前期患者。如果不及時干預,大約2/3的人會發展成糖尿病。數據顯示:我國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升高比例比歐美人高,達到80%以上。這是因為我們常規體檢只查空腹血糖,許多單純餐后血糖升高的人就會蒙混過關,使我國糖尿病漏診率高達50%。
別被糖尿病蜜月期迷惑
糖尿病人也有蜜月期?這個在部分患者身上可以發生。張永青主任對記者說,患者在一段時間里停用胰島素,血糖仍舊很穩定的現象,醫學上稱為糖尿病“蜜月期”。需要強調的是,“蜜月期”只是1型糖尿病的暫時緩解階段,每個病人的“蜜月期”不同,短者數周,長者一般不超過兩年。由于最終仍不可避免地進入B細胞功能衰竭而導致1型糖尿病再現,故診斷“蜜月期”后,應囑患者定期復查血糖。
專家說,近來有糖尿病治療專家主張在“蜜月期”可采用小劑量胰島素治療,或用免疫抑制劑等處理,以使殘存的B細胞修復、減緩其自身免疫性損害,盡可能保留一定殘余的B細胞功能。切不可誤將蜜月期當成糖尿病的“治愈”。所以患者要注意,“蜜月期”只是病情的一個緩解階段,并不代表病情的治愈,所以當出現“蜜月期”的時候也不能放松對病情的警惕,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多了解糖尿病知識,繼續檢測。
Ⅱ型糖尿病冬季護理要點
糖尿病(2型)是多發病和常見病之一,據臨床觀察,冬季是該病病情加重和發生并發癥較多的季節,故在冬季來臨時,糖尿病人更應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在指導下進行有效治療的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切實做好自我保健,以平安渡過嚴冬。
節制飲食:糖尿病人本來就多食,尤其是冬天,氣溫下降,出汗減少,各種消化液分泌增加,更旺,也是血糖升高的因素之一,故應在醫生指導下制訂科學的方案,控制主食如米、面及淀粉,忌食糖及甜,有饑餓感者,可增加副食如豆制品。乳類、肉類等,多吃些新鮮蔬菜,以滿足機體需要。
防止感染:呼吸道、皮膚疾病等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甚至成為危及生命的因素。故應注意皮膚的衛生,經常洗澡,皮膚破損、癤腫等應及時治療;注意口腔衛生,堅持早晚、飯后刷牙漱口,患有牙病及時治療。積極治療支氣管炎,以消除發生的隱患。
注意護肢:糖尿病人,多有血管功能不全和神經病變,造成腳的局部感覺遲鈍,足部的皮膚破損或癬感染等,均可發展成經久不愈的慢性,甚至發展成難以控制的嚴重感染或壞疽,有時被迫截肢或感染擴散到全身引起危及生命的敗血癥,故糖尿病人應穿寬松的棉鞋,經常換襪子,保持腳的清潔、干燥,每晚以45℃左右熱水泡腳15分鐘,有助于防寒保暖及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同時要防止跌傷,積極治療足癬,避免用手撕腳皮和擦腳趾止癢,以防皮膚破損招致化膿性細菌感染。
適當運動:運動是糖尿病綜合治療措施的重要一環,也是增強耐寒能力及抗病能力的措施,可根據年齡及健康狀況,積極、適當地參加慢跑、散步、打太極拳、舞劍等健身鍛煉,可刺激分泌,對調節血糖、穩定病情十分有益。
專家介紹
張永青 南京同仁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教授,擅長糖尿病及其慢性并發癥、垂體疾病、甲狀腺疾病的診治及急危重的搶救,并開展了甲亢浸潤性突眼球后照射治療及腎上腺良性腫瘤CT引導下介入治療等新技術。在國內各級核心及統計源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門診時間:每周一、周三上午。(張弛)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