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大數據”讓卒中防治更接地氣
中年男性患病率最高
王隴德在現場介紹的腦卒中防治工程相關數據顯示,腦卒中的患病人群特點為男性高于女性、農村高于城市;60-64歲的人最容易患卒中,但現有的勞動力人群(即勞動年齡人口)在卒中患者中占50%,這意味著在未來20年中中國的慢病、發病人數會增長2-3倍。
“從數據上看,我國腦卒中的平均發病年齡為63歲,比美國的73歲整整早了10年。”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王擁軍教授表示,之所以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可能與男性對健康的重視程度不及女性,不良生活方式較多,如吸煙、酗酒等,承受的生活壓力也較大有關。而在農村,因受教育水平、醫學科普教育等多方面的限制,村民們相關疾病的控制率較低,不良生活習慣較多,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我國腦卒中呈現以上發病特點。
“大數據”實現病人信息“自動上報”
王隴德表示,腦卒中等慢性病的預防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2009年“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工程”啟動,目前,全國已發展306家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醫院,基本完成國家一級網絡組織框架。于去年底誕生的“中國卒中數據中心”,是一個全國統一的心腦血管病例信息庫、數據庫,實現了住院腦卒中及相關病人信息海量數據的自動上報功能,大幅度降低了基地醫院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防控推進過程中,數據中心在2013年年底就收錄了350余萬人各類腦卒中篩查及隨訪信息,大大提高了診療水平。
據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內科尹嶺教授介紹,目前腦卒中的遠程醫療中心設在宣武醫院,專門有一個面向全國的腦卒中全國培訓和全國會診,包括手術指導等。國家發改委、衛生計生委已經把遠程醫療作為一個醫改的重要工作推動,要求把遠程醫療納入醫改報銷項目,且要制定合理價格和收費體系。
啟動儀式后,“世界卒中日”宣傳周活動將在全國展開,北京、上海、天津、廣州、貴陽、鄭州等全國200余個城市將聯動,共同普及腦卒中防治知識,開展高危人群篩查、義診,培訓腦卒中防治專業人員,使腦卒中篩查與防治“走進醫院,走進社區,走進鄉村、走進百姓生活”。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