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紅十字會設立100萬元埃博拉救助基金
南方日報訊 (記者/曹斯 實習生/魏孜芩 通訊員/陶中權)省紅十字會設立100萬元埃博拉救助基金。11月1日,省紅十字會聯合省衛生計生委等單位,在廣州市越秀區登峰街金麓社區開展埃博拉出血熱防控宣傳活動,100多名紅十字志愿者走進社區,深入非洲人集中居住點,宣傳“防埃”知識并派發健康包。
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林錦炎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迄今為止,我省對來自疫區、具有發熱體征的留觀病例開展埃博拉出血熱病原學排查的結果顯示,全部檢測為陰性,這說明目前我省無一例埃博拉感染病例。
密切跟蹤經過疫區人員健康狀況
“迄今為止,我省對來自疫區、具有發熱體征的留觀病例開展埃博拉出血熱病原學排查的結果顯示,全部檢測為陰性,這說明目前我省無一例埃博拉感染病例。”不過林錦炎也表示,從當前情況看,我國仍然存在埃博拉病例輸入的風險,“尤其廣東是一個對外交往、商務活動較多的省份,要提高警惕。”
林錦炎說,防控埃博拉,一方面要做好飛機場、港口出入境檢驗工作,密切關注經過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尼日利亞四個疫情主要涉及國家的入境人員,醫務人員要對相關人員進行健康登記,如有人出現發熱、出血等癥狀,立即送至醫院進行排查、樣本檢驗,并盡快確定是否感染埃博拉病毒。“若發現有感染風險,要按照應急預案進行個別治療,并對密切接觸人員進行跟蹤,一旦確認感染,將立即對其采取嚴格的隔離措施。”
林錦炎也特別提醒,“由于埃博拉病毒的潛伏期有21天,經過疫區的相關人員可能在飛機場、港口沒有癥狀,而進入了廣東后,我們也同樣關注他們的健康狀況。”他表示,這些人群若出現發熱、出血等癥狀,須立即與醫院等機構聯系。
做好手的衛生可減少90%傳播機會
在宣傳現場,省第二人民醫院、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開展了埃博拉出血熱防控義診咨詢活動,并免費派發健康包,內含中英法文版宣傳折頁、健康申報表、洗手液、體溫計等。
林錦炎表示,埃博拉的一大癥狀是發燒,大家可用體溫計隨時觀測體溫,“另外,埃博拉和手足口病主要通過接觸傳播,大眾尤其要注意做好手的衛生,這樣可減少90%的傳播機會。”
省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梁健表示,省紅十字會已設立100萬元的埃博拉出血熱人道救助基金,用于埃博拉出血熱易感困難群體的人道關懷和救助工作。下一步,省紅十字會將加大宣傳力度,將埃博拉出血熱防控知識送到需要幫助的社區,并動員社會力量,為需要幫助的群體提供幫助。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