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成年人多動癥約500萬 尚未統一診斷標準
人們普遍以為,多動癥是小孩子的病,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愈。然而,北京安定醫院精神科主任崔永華教授卻表示,兒童患了多動癥如果不及時治療,50%~80%可持續到成年,成為“成年人多動癥”患者。
全國成年人患者約500萬
“雖然成年人多動癥的成因還不清楚,但目前的研究普遍認為‘成年人多動癥’與遺傳因素有關系。此外,成年人多動癥還與大腦內的神經遞質調節失控有關系。”崔永華介紹,由于我國是從近些年才開始關注成年人多動癥這一人群的,加之目前還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調查,因此,根據國際上的數據比例,估算出全國大約有500萬成年人多動癥患者。
兒時癥狀延續到成年
崔永華介紹說,兒童患了多動癥若不及時治療,可持續到成年而成為成年人多動癥,有的資料上也稱之為“成年輕微腦功能障礙”。醫學界發現,有超過一半的兒童在成年后多動癥得到緩解,但也有很多人癥狀一直持續到成年。
“患多動癥的成年人表現為自律性差,時間觀念淡薄,工作或約會常常遲到,丟三落四。如果不治療,病情嚴重的人會把工作和生活都搞得一團糟。在他們身上,離婚率、失業率都較高,并有較高的性病發病率和駕車事故發生率。”崔永華表示,現代醫學認為成年人多動癥實際上是兒童多動癥的延續,進入成年后,在眾人面前他們會克制自己無意義的動作,可別人看不見的時候思想就會開小差。他們的這種行為常常使單位領導“頭痛”,更有可能影響社會治安,觸犯法律。
成年人多動癥表現
崔永華介紹說,成年人多動癥的表現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是注意力不集中,愛走神兒,特別容易受外界干擾。難以對不感興趣的任務付出持久的努力,除非是非常感興趣的事,才能集中注意力多做一會兒,多數情況是“想起一出是一出”,容易對枯燥的材料或任務感到厭煩,尤其討厭填表、算賬等簡單重復的活動。在做事情時缺乏計劃性和條理性,組織、計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不佳,經常拖延工作直到限期迫在眉睫。
其次,這類人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主題轉換快,在行為上表現為該安靜的時候活動過多。比如開會時煩躁不安,經常借故離開,實在沒法子只能左顧右盼,隨時有站起來的欲望,手腳不停晃動,擺弄頭發或小玩意兒。
第三,成年人多動癥患者做事比較沖動,單憑一時高興行事,出了事又感到萬分后悔,但卻不會總結經驗,下次照舊。由于不能清晰地思考問題和理智地做出判斷,尤其在應急情況下,因而難以仔細地聽從指令和接受監督、自始至終地獨立完成任務。這種沖動性還會反映在日常待人接物的不冷靜上,想說就說,想做就做;也會表現在重大事務處理上,比如容易對異性一見鐘情,閃電結婚但又很快一拍兩散;還會有沖動性的消費、投資或賭博;喜歡超速駕車等刺激性活動。
第四,與做事沖動一脈相承的是情緒不穩,心境經常沒有原因地變化不定,行事順利時異常興奮,一旦受挫便悲觀不滿。而且這類人難以忍受不良情緒,經常會發脾氣,但卻不會記仇,人際關系緊張。
此外,多動癥患者也可能是工作狂,只要工作是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就可以不眠不休地工作。
尚未統一診斷標準
資料顯示,美國有1%到6%的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成年人多動癥,而其中只有20%的人意識到自己的病情。
成年人多動癥的診斷標準目前尚未統一。有學者提出以下4點可作參考:早年即有學習困難并伴有注意力不能持久;成年后具有彌漫性,并且有比較嚴重的焦慮、抑郁或其他的等值癥狀;服用氯丙嗪后癥狀有非常顯著的改善;精神狀況檢查的特征是語速增快及主題易變,但沒有顯著的精神病性思維特征。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