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xlz40"><optgroup id="xlz40"><center id="xlz40"></center></optgroup></center>
    <span id="xlz40"><table id="xlz40"></table></span>
    <label id="xlz40"><xmp id="xlz40">

    <center id="xlz40"><tr id="xlz40"></tr></center>

  1. 您的位置首頁  未成年性教育

    “網上瞧病”是件冒風險的事兒 誤診率超四成

    • 來源:互聯網
    • |
    • 2015-04-04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相信有不少市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自己或親人身體出現不適后,嫌去醫院費時費力,習慣性地先上網查問一番,然后根據結果去藥店買藥。不過有專家表示,雖說“網上瞧病”省時省力,可背后超四成的誤診率不容忽視。

      膽結石診斷為膽囊炎 痛風診斷為關節炎

      今年34歲的劉女士,在體育南大街一家廣告公司做美編。3個月前,劉女士隱約感覺肚子不舒服:感覺肚子的右上部分脹脹的疼,看到油膩的食物就不想吃,有時還會惡心,口發干,渾身感覺沒勁兒。劉女士打開電腦,登錄了一家健康網站,通過查詢和搜索,劉女士很快找到了答案——膽囊炎。隨后,劉女士通過百度查詢找到了幾種治療膽囊炎的藥。

      可出乎她意料的是,兩個多月下來,她的那些不適癥狀非但沒有減輕,且有越來越重的勢頭。無奈之余,劉女士來到河北省中醫院。在該院消化科,醫生通過詳細詢問及查體后做出初步診斷,可能是膽結石。通過B超檢查,醫生的診斷得到證實,且結石還比較多。最后,劉女士在醫生建議下住院接受治療。

      和劉女士的遭遇大致相仿,家住賓南花園的趙先生今年64歲了,最近半個多月來趙先生總是感覺左胳膊肘關節部位疼痛。他的兒子上網查詢后認為趙先生患上了關節炎。于是,去藥店買了一些治療關節炎的藥品讓趙先生服用。在吃了幾天的藥物后,關節的疼痛明顯加重,且膝關節和右胳膊的肘關節也開始隱隱疼痛起來。后趙先生來到省三院東院進行診治,在這兒被確診為痛風。經一周的治療后,趙先生關節部位的疼痛癥狀消失了。

      百位受訪者半數以上曾“網上瞧病”

      從本月4日起至昨天,記者圍繞著“網上瞧病”對50位市民和50位網友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超過五成的受訪者在身體不適時首先做的就是上網“查一查,問一問”。其中年輕人占到了絕大多數。

      受訪者李先生說,他在一家銀行上班,平時工作比較忙,身體不適很難抽出時間去醫院。“再說了,去醫院看病多麻煩,掛號、排隊、檢查、找醫生、拿藥……這一趟下來,沒有多半天的時間做不完,有時可能需要更多時間。”李先生的話代表了多數受訪者的心聲,看病難成了很多人選擇網上看病的主要原因。

      記者了解到,一般的網上看病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醫療平臺咨詢。由醫院或醫藥企業建立的獨立醫療平臺,如醫院網站和“好大夫”等醫療平臺,針對患者的提問進行解答。二是網友互助。通過網絡互助問答平臺如百度知道等,網友間進行病情討論與互助。三是微信、微博、QQ等問診。通過微信、微博、QQ等平臺與醫生直接交流。

      “網上瞧病”有的就是忽悠人

      記者在百度上以“頭疼、頭暈”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結果得到27100000條相關信息。打開幾家健康網站的網頁,其標題大都是“專治頭暈、頭痛!”“權威專家為你解答!”“祖傳秘方”“醫學博士為您服務”等誘人字眼。進入一家網站,網頁上不僅有“專家”的頭像和介紹,還安排有“在線專家”接受咨詢。接通連線后,對方對記者的“病情”進行了簡單的詢問,隨后就建議到一家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通過鏈接記者發現,對方推薦的是一家民營醫院。

      不過,記者在調查中也發現,一些知名的健康網站則較為規范,對記者提出的問題除了能耐心給予解答外,還不忘叮囑記者: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一位專門從事健康網站的業內人士表示,一些健康網站是由規模較小、效益較差的醫院所辦,這些網站大多將患者誘騙至他們的醫院接受治療。有一些網站推出所謂的“專家在線”,其實沒有從醫資格,對于患者的咨詢,他們往往會把沒病說成有病、小病說成大病,目的就是誘導患者到指定的醫院看病、做檢查、買藥。

      “網上瞧病”,不能完全信任

      “網上瞧病”究竟靠不靠譜呢?對于這個問題,記者相繼采訪了省人民醫院、省二院、省四院、省中醫院、市二院的多位專家,結果得到的答復基本一致:可交流,可學習,可參考,但不能完全信任。

      省二院神經內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說:“有了網絡、微信、微博等交流手段,確實擴展了醫生與患者的交流空間和渠道,這樣有利于普及醫療保健知識,但也僅僅限于交流和學習。對于‘網上醫生’開具的‘處方’還需謹慎對待。就我接診的患者中,有好多患者曾有過網上看病的經歷,這其中的誤診率超過了四成。”

      出現醫療糾紛,維權很困難

      那么,市民究竟該如何避開“網上瞧病”的“陷阱”呢?業內人士的建議有以下兩點:首先應查明醫生資質和網站是否經認證。這些信息可通過當地衛生部門的官方網站“執業醫師注冊查詢”欄目查詢。其次則是警惕推薦醫院的和賣藥的,正規網站的醫生接受網絡咨詢時,一般只提供治療原則、做些健康知識普及,不會隨便推薦具體的藥物或指定病人到哪個場所做治療。

      律師翟志龍說,“網上瞧病”如果出現醫療糾紛等問題,患者難以找到給出治療意見的醫生,相關部門也難以調查取證,造成維權困難。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月丁香激情综合成人|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婷婷五月综合丁香在线|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 国产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久久综合鬼色88久久精品综合自在自线噜噜 |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分享| 婷婷激情五月综合| 色综合天天做天天爱| 伊人久久综合无码成人网| 色综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97色伦图片97综合影院久久|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色婷婷五月综合丁香中文字幕|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综合网曝门系列|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六月丁香激情综合成人| 色婷婷五月综合欧美图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 国内精品综合久久久40p|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少妇熟女久久综合网色欲|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奇米综合四色77777久久| 五月婷婷综合免费|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绿巨人|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天天综合日日噜噜噜|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