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健康促進及臨床營養產業亟待加強
由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54家單位組建的中關村中營營養與健康促進產業技術聯盟宣布成立。我國健康狀況形勢促進了聯盟的產生。該聯盟多家單位以聯合的形式承擔了“十二五”期間的十余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課題任務,為了更好的發揮其聯合的疊加效應并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多家單位協商后決定成立具有法人資格的社團組織“中關村中營營養與健康促進產業技術聯盟”。
聯盟主席南京大學高千教授透露,美國上世紀70年代末期啟動的“健康國民”計劃、 歐盟的“健康計劃”及日本的“健康日本21世紀”對應對慢病高發、延長健康壽命和提升人口健康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健康促進和臨床營養已成為當今科技與產業變革的必爭之地。據悉,目前我國尚無國家層面的健康促進計劃,相關科技和產業實力與發達國家存在巨大差別,特別是臨床營養,尤為突出。2013年,美國和歐盟腸內營養制劑產值約1300億美元、治療膳食和膳食補充劑產業規模遠遠大于制藥行業產值,而我國腸內營養制劑產值僅為8億美元,且90%為跨國公司產品。隨著我國進一步開放市場,相關的技術與產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如何滿足我國巨大的產業需求,提升健康促進特別是臨床營養科研與產業水平,將是該營養聯盟工作的重點。
據記者了解,該聯盟單位目前已開發出脫蛋白大米、緩釋全營養管飼納米乳產品等多項高科技含量產品,其中脫蛋白大米可滿足我國1.2億腎病患者的特殊營養需求,該類產品每年至少有40億產值規模,可徹底改善我國同類產品依靠進口的局面。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