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發現過量攝取高脂肪食物易患糖尿病
“分子馬達”大小以納米為單位,被稱為“世界上最小的馬達”,實際上是細胞內的一類蛋白質。它是細胞內化學能與機械能轉換器,消耗營養并完成特定的運動,實現特定功能。在45種已發現的“分子馬達”中,“KIF12”的功能一直是一個謎。
東京大學特聘教授廣川信隆率領的研究小組,利用實驗鼠對“KIF12”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KIF12”大量分布在胰腺和腎臟中。如果這種蛋白質失去功能,在分泌胰島素的胰腺細胞中,負責調整細胞內反應的細胞器功能就會受損,導致患上糖尿病。而給實驗鼠喂食高脂肪食物后,“KIF12”也會減少,上述細胞器也不會發揮作用,同樣患上了糖尿病。
研究小組分析了參與這一過程的各種物質的結構后,認為治療胃潰瘍的藥物“替普瑞酮”(商品名“施維舒”)可能有效,于是連續兩周給患糖尿病的實驗鼠喂食“替普瑞酮”,結果發現,這些實驗鼠的胰島素分泌量基本達到了正常實驗鼠的水平。
廣川信隆指出:“人體也有KIF12蛋白質,今后準備調查替普瑞酮是否能夠作為治療和預防糖尿病的藥物使用,同時準備利用此次發現的機制,與制藥公司合作開發更加有效的藥物。”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