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近十年瘧疾流行特征發生顯著變化
瘧疾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傳染病之一,世界衛生組織把瘧疾與艾滋病、結核一起列為全球三大公共衛生問題。目前全球有34億人受瘧疾威脅,每年約有2千萬病例,近60萬人死亡。瘧疾也是我國重要傳染病之一,對人民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瘧疾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瘧疾發病人數由20世紀70年代初的2400多萬減少到90年代末的數萬,流行區范圍大幅度縮小,除云南、海南兩省外,其他地區已消除了惡性瘧。我國于2010年制訂并啟動了國家消除瘧疾行動,計劃到2020年全國實現消除目標。
國家消除瘧疾行動計劃啟動后,我國的瘧疾流行趨勢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全國“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2004-2012年瘧疾報告病例的分析結果顯示,在全國瘧疾疫情呈現大幅下降的同時,惡性瘧所占的比例卻逐年增高。2010年以前惡性瘧所占比例不到10%,到2012年已達到55%。全國有間日瘧病例報告的縣數下降明顯,而有惡性瘧病例報告的縣數則顯著擴大。惡性瘧呈現的這種趨勢可能與近年來輸入性瘧疾病例的增多有關。由于這些輸入性病例分布廣泛,為瘧疾的傳播帶來了潛在的風險,同時因輸入性惡性瘧引起的死亡病例也有升高趨勢,這些新的流行特征將為我過消除瘧疾帶來了新的挑戰。
近日,由中心完成的《2004-2012年中國間日瘧和惡性瘧流行特征分析:從控制到消除》(《The epidemiology of Plasmodium vivax and Plasmodium falciparum malaria in China, 2004–2012: from intensified control to elimination》)研究結果在國際瘧疾專業領域《Malaria Journal》雜志正式發表。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