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智駕】算力必須預埋? 軟件定義汽車的算力需求將動態變化
芯智駕──集萃產學研企名家觀點,全面剖析AI芯片、第三代半導體等在汽車“大變形”時代的機會與挑戰!
7月10日,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智能駕駛論壇,英偉達中國區自動駕駛業務總經理劉通表示:“自動駕駛未來的形態是軟件定義汽車。”
英偉達中國區自動駕駛業務總經理劉通
其實,在過去十多年,“軟件定義”已顛覆了IT行業、手機行業。而且,軟件定義的手機帶來的“硬件成本化、軟件利潤化”商業模式已逐漸被接受,廣大用戶愿意為其買單,這也是為何今天蘋果手機的市值為何如此之高,軟件定義的蘋果,不斷通過服務產生價值,在全生命周期給用戶帶來無限魅力。
自動駕駛的發展,高度依賴人工智能
業界有很多人用手機的變革來類比汽車行業未來的變革,但也有人認為這樣簡單的類比很片面、不合適。對此,劉通指出:“目前,不用太在意這些瑕疵,更為關鍵的是,從手機走過的路,以及商業模式的變革,可以說軟件定義的智能手機對軟件定義的汽車,將有很好的的借鑒作用。”
從功能機到智能機,手機的軟件和硬件從緊密結合到分離,手機轉變為一個軟件平臺,支持應用生態系統,而不管底層的硬件是什么。與手機行業一樣,軟件定義汽車下,汽車架構的改變也帶來軟硬件解耦,新商業模式也隨之而起。
傳統的商業模式是,汽車在銷售時便已具備全部功能,處于最好的狀態。而軟件定義將為之帶來全新魅力,劉通表示,從購買的第一天開始,汽車會變得越來越完美,更重要的是,這將顛覆原來的商業模式,以前靠銷售硬件賺錢,如今通過軟件升級收費,讓用戶在整個汽車生命周期不停地對整車廠產生利潤。
這一市場對于價值鏈上參與者十分具有吸引力。劉通表示,“未來所有移動的設備都有自動駕駛的能力,無論是乘用車、商用車,還是出租車、無人配送等,其市場非常廣闊。”
自動駕駛時代的汽車,演變為最大的智能移動終端,簡單來講就是車載大腦加四個輪子,其中扮演“眼睛”、“大腦”的各種傳感器,以及計算平臺將高度依賴人工智能技術,而且是人工智能重要的應用場景之一。眾所周知,英偉達創造了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基礎,面向汽車行業,它的目標是提供功能最全、性能最強的自動駕駛技術方案。
芯片的大算力,為未來而預埋
那么,芯片供應商如何從技術上賦能軟件定義汽車?
在近期舉辦的集微半導體峰會上,黑芝麻智能CMO楊宇欣曾談到,“軟件定義汽車”是汽車智能化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軟件應用運營在硬件平臺之上,這背后需要強大的計算平臺“預埋”,才能支撐軟件的不斷迭代。比如特斯拉以預裝大算力SoC芯片,通過OTA實現汽車功能增加和性能提升。
圖片來源:網絡
在軟件定義汽車時代,算力怎么樣才算夠?對此,劉通表示,“從我們的認知,以及與行業的溝通發現,軟件定義汽車對算力的需求是動態的,不是靜止的,今天可能需要100TOPS,但算法是不斷開發的,需要訓練大型的數據,所以需要的算力也在不斷變化中。為了使汽車在全生命周期都能給用戶帶來驚喜,因此,算力必須預埋,以滿足軟件定義汽車的需求,要想富,先修路,因此,對于算力更應該有前瞻性的認知:其是為未來而預埋。”
算力代表汽車芯片的真實性能嗎?
為滿足自動駕駛的算力需求,該領域的諸多芯片供應商也內卷到有關大算力的軍備競賽中。那么,對于自動駕駛,究竟是不是算力值越大越好呢?劉通談到,“大家關注芯片的算力時,但單獨講TOPS沒有意義,關鍵是要看芯片的綜合能力,這才是自動駕駛需要的”。
關于算力是否代表汽車芯片的真實性能,地平線的創始人兼CEO余凱也曾表示:“頂級芯片公司一定不能夠以多少TOPS來膚淺地、簡單地去講這個故事,高算力意味著什么?它不是你的效用、性能、不是用戶價值,它是給車企的成本。” 余凱認為,鋪物理算力并不真正產生用戶價值,物理算力峰值計算效能等于晶體管數目乘以主屏,這個由芯片生產商決定,也即車企的成本;真正的價值應該在于最先進的神經網絡在芯片上面能夠跑多快。
如何看待芯片的綜合能力?以英偉達今年發布的下一代自動駕駛汽車產品NVIDIA DRIVE Atlan為例,利用最新的GPU架構、全新Arm CPU內核以及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加速器。GPU在自動駕駛中用來做推理;最新ARM CPU在芯片模組上,可以完成更復雜的操作系統的操作;最后,配備DPU,這是英偉達為數據中心、數據交換新發明的新處理器,可提供400G/s的傳輸數據速度,這意味著傳感器、攝像圖可以擁有更高的速度將核心數據傳輸到核心大腦,還提供可信賴的安全性、高級網絡和存儲服務。劉勇強調:“Atlan集成的這3款GPU、CPU、DPU都是軟件定義的,而且只有軟件定義的芯片,才能實現軟件定義的汽車。”
走向中央計算機架構,或是汽車缺芯的終極解決方案?
軟件定義汽車趨勢下,汽車電子電氣架構也發生本質的變化,從分布式ECU架構進階到域控制器的集中式架構,最終將走到中央計算機架構。當然,這勢必對整車計算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圖片來源:地平線
在分布式架構中,車輛各功能由不同的單一ECU控制。據悉,從1993年到2010年,奧迪A8車型上使用的ECU數量從5個驟增至上百個。但進入智能駕駛、自動駕駛時代,原有分布式架構中每個ECU各自為政,運算能力不一,數據之間很難共享,難以支持更多智能的、復雜的功能。
如今,在車輛中,區域控制器應運而生,其作為節點,可以協調域下的各個ECU,同時擔負域內主要的運算職責,解決數據壁壘的問題。“最為關鍵的是,集成式的電子電氣架構能解決車企當下缺芯面臨的供應鏈問題” 劉通指出。
眾所周知,自2020年年底以來的全球汽車產業“芯片荒”愈演愈烈,全球汽車停產達數百萬輛,帶來的損失已超上千億美元。分布式的汽車架構中,不同ECU來自不同供應商,車廠后期維護升級困難且繁瑣,在汽車行業廣泛缺芯的當下,想想車廠要與數十家不同的芯片供應商討論商議供應鏈問題,帶來的負擔更為沉重。
如何解決芯片缺貨,已經成為全球高度關注的課題。對此,余凱曾公開認為,走向中央計算機架構將是汽車芯片缺貨的終極解決方案,因為它能極大簡化供應鏈管理、提升效率。
(Jimmy)
,依諾娃,WWW.66juju.COm,巨乳搜查官 http://www.cityruyi.com/lm-2/lm-3/7531.html- 標簽:,女英烈受刑,莎拉波娃視頻,火幣pro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芯智駕】算力必須預埋? 軟件定義汽車的算力需求將動態變化
芯智駕──集萃產學研企名家觀點,全面剖析AI芯片、第三代半導體等在汽車“大變形”時代的機會與挑戰! 7月10日,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
-
【芯視野】中移動成立芯片公司 運營商“造芯”看好還是看衰?
報道(記者 張軼群)長城上擂鼓,黨旗下宣誓。一周前,中國移動旗下中移物聯全資子公司芯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昇科技”),以一種熱烈…
- 【專利解密】寧德時代提出延長磷酸鐵鋰電池壽命新方法
- 合力泰:公司擬終止出售業際光電100%股權
- 丘鈦科技6月攝像頭模組銷售3838.9萬件,同比增長20.5%
- 國產5G PA的堅定一步——榮耀50拆解
- 目前無新擴產計劃 億晶光電暫緩對控股子公司第二期增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