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 如何迎來“成人禮”?
文藝銳評
今年,“2018中國好書”榜首次增加了“網絡文學”板塊。榮登榜單的網絡文學作品有三部,兩部是現實題材創作——郭羽、劉波的《網絡英雄傳Ⅱ:引力場》和吉祥夜的《寫給鼴鼠先生的情書》。剩下的一部是科幻言情,作者是曾以《步步驚心》引領網絡言情小說“清穿”潮流的桐華。然而這回,她的入榜作品《散落星河的記憶4:璀璨》,構成了一次自我變法,將傳統的言情與新穎時尚的科幻加以類型融合,令專家和讀者耳目一新。
首登“中國好書”榜的三部年度網絡小說呼應著“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寫作”的主旋律倡導。郭羽、劉波的《網絡英雄傳》系列小說在真切豐富的商戰故事中塑造互聯網創業英雄的典型人物形象、價值觀和理想主義。吉祥夜的《寫給鼴鼠先生的情書》布局著警花蕭伊然、刑偵隊長寧時謙、臥底緝毒警秦洛三個人物的行動線和情感線,代表了女性視角的警察故事及其感性風格。這兩部登榜的現實題材小說,堪稱兼具題材優勢和文學性的優質網文。
桐華的《散落星河的記憶》則選擇以科幻來重構言情。科幻帶來的新鮮感和全新的人物關系設置——在星際大背景中,愛情被不同種族所阻礙,軟科幻成為闊大的想象元素,即便虐心的戀愛模式依然不過是老例,但科幻背景的構建足以讓它超拔于一眾言情網文。
三部登榜作品,兩部都屬現實題材。縱觀2018年的網絡文學現場,我稱之為網絡文學的“現實題材寫作轉向年”。事實上,從2017年開始,寫現實題材、出現實主義精品,成為時代主旋律對文學寫作的引導。網絡文學是否可以以生動有感的敘事、黏合粉絲的流量來關注現實、講述現實,體現時代精神?我認為,這是時代對剛剛度過20歲“生日”的網絡文學的鄭重詢問。
當然,在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史中,現實題材一直沒有離開過。有時,它們通過行業文的面貌涌現,如職場小說爆款《杜拉拉升職記》,工業題材小說《材料帝國》《大國重工》,涉案刑偵小說《橙紅年代》《匹夫的逆襲》……種種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強烈的閱讀爽感,展示出這些作品作者高超的類型化故事敘述技巧。另一些時候,現實題材網文也以近似于傳統現實主義寫法的面貌出現,比如阿耐的《歡樂頌》《都挺好》,尤其是根據其《大江東去》改編的電視劇《大江大河》,成為對改革開放40周年的獻禮,不僅反饋了主旋律給予網絡文學的詢問,也大大增強了人們對網絡文學寫作寬度的信心。
然而,在網絡文學現實題材轉向過程中,一些問題亟需引起人們的重視和思考。
首先,必須正視網絡文學的基本特性。網絡小說自由、多樣、粗糙、鮮活,目的之一是構建一些“逃避”和“補償”功能的精神文化場所,這一點無可厚非。因此,轉向現實題材創作的網絡文學必須是符合網絡基本特性的創作,如穿越、重生、金手指、打怪升級等,作為方法和特點不可能完全棄之不顧。
其次,玄幻、奇幻等元素既有它們的傳統文脈,亦深植于人性。理解網絡文學的多元文化稟賦,尊重網絡文學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機械地用現實題材一個標準壓抑其他秉性優長,是我們在新的網文發展階段要奠定的常識。從最近兩年的網絡文學現狀來看,精品同樣出自非現實題材寫作,如烽火戲諸侯的《劍來》、會說話的肘子的《大王饒命》、臥牛真人的《修真四萬年》等,都是幻想類作品,還有一大批精品是歷史小說。個人認為,發展網絡文學,也要把關注點放到非現實類作品中,從中挑選精品,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展現世界性想象力,促進網絡文學國際傳播做出貢獻。
我們還應注意到,一些披著現實題材外衣的炮制作品、劣質作品正在謀求占據“精品”的一席之地,“評獎文”的稱號多多少少是對此時、此類網文的批評嘲諷。
因此,專注網絡文學在合法合理尺度內的多樣化創作應成為網絡文學的“生態文明觀”,這也是網絡文學的生命力所在所系。目前,網絡文學作為新時代的新型文藝,客觀上已然是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一部分,并以IP的形式為影視、動漫、游戲等下游產業鏈提供故事庫。而網絡文學,除了作為故事庫,應該逐漸樹立起價值基石的作用,越是大眾的,越是應以傳播主流價值觀、奠立價值共同體為己任,做到了這一點,網絡文學才算是真正迎來了自己的“成人禮”。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