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同舟戰疫情
奔赴武漢義不容辭
九三學社松江區委社員、上海市松江區中心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盛春風在武漢三院已經上崗多日了。
盛春風是個湖北人,作為一名有著十余年豐富臨床經驗的醫生,她的業務范圍涵蓋了傳染病學、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等專業。
“我來松江中心醫院工作4年,因為工作排班等因素,沒有回過老家一次。今年終于能回湖北了,卻沒想到是以援鄂醫療隊員的身份來。”她覺得奔赴武漢義不容辭,因為那是一座她熟悉的城市。
和盛春風一樣,很多民主黨派成員戰斗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除了醫務工作者外,還有自愿將賓館作為集體隔離點的酒店高管,也有保障物資輸送的管理者,工作不同,但他們付出了巨大努力,為疫情防控作出了貢獻。
抗非典“老兵”再上戰場
在支援湖北的北京醫生中,有一位是抗擊非典的“老兵”,他就是曾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的民建會員、北京朝陽醫院援鄂醫療團隊醫生組隊長唐子人。
1月30日,唐子人團隊所在的北京醫療隊接管了武漢協和醫院西區2個隔離病房,與當地醫生密切配合,迅速制訂診療方案。
“雖然每進入一次病房,將近10個小時不能吃喝,但這點苦算不了什么,一起努力,為疫情防控加油!”唐子人說。
這不是唐子人第一次選擇“奔赴前線”了。2003年,非典疫情襲來,唐子人積極報名,被派往宣武醫院SARS重癥監護病房;2010年玉樹抗震救災期間,唐子人作為衛生部醫療隊成員第一批奔赴救災前線;之后,又先后參加了衛生部赴海地醫療隊和雅安地震醫療隊……
“我相信,只要萬眾一心,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唐子人說。
冒雨請戰踏勘雷神山
近日,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始收治首批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在醫院的建設中,有民進會員、中南建筑設計院雷神山醫院給排水總工程師洪瑛的一片心血。
在接到雷神山醫院項目建設召集令的第一時間,洪瑛毅然請戰,當晚冒雨往返70公里踏勘現場。醫院對生活和醫療污水的處理標準非常高、設計更嚴格,她全身心投入到污水和雨水排放處理方案研究中。
為確保地下給排水管道的預埋效果,她和項目組24小時內確定排水管網的走向、污水處理站和雨水收集處理池的選址,以便施工先行開挖。
“我們基本上是邊設計邊施工,管網埋完馬上地面就回填了、馬上就做道路了,基本上就是不能出錯,一次就要到位。”洪瑛說。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