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設區市可建一所三級老年醫院
省工作報告公布的2019年“江蘇十大民生實事”中,“養老”占據其中一席。江蘇省政協委員、南京醫科大學黨委、健康江蘇研究院院長王長青詳解了“高質量養老”的內涵。他認為,“醫”是高質量“養”的基礎,高質量的“醫” 是老年人積極養老的關鍵。在老年養老的全過程中,醫養結合是必須長期探索和的徑。
王長青指出,目前我國專業老年醫院總量偏少,養老機構中衛生資源配置不足,全國有醫療支持的養老機構不足20%。江蘇范圍內面向老年人提供的老年醫療服務機構同樣相對不足,“例如在省會城市南京市,養老機構280家,醫護型養老機構僅80家,絕大多數養老機構不能緩解老人看病難的問題。”全省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醫療水平偏低,有的尚無首診資格和醫療機構許可,也力與醫療機構相對接;各地尚未真正建立起完整的醫養結合體系,雖養老院建設比較普遍,但絕大多數未設醫療機構,老年康復中心、養老照護中心與醫療機構亦不掛鉤,家庭病房也只是在小范圍內摸索中;從事醫養結合的醫療專業人員、醫養護理人員嚴重缺乏;醫療保險制度尚未覆蓋醫養結合的絕大部分,目前養老院只養不醫,康復院健身不治病較為普遍。
在專業老年醫院布局方面,全省專業老年病醫院僅兩家,為江蘇省老年醫院和昆山市老年病醫院,其中江蘇省老年醫院總床位500張,年門診量110萬人次。王長青認為,全省老年醫院資源總量不足,難以滿足老年人龐大的就醫需求。老年人群總體上年齡較高,大多行動困難,心理、生理對著許多新問題,同時老年人是慢性病患者的主要群體,老年人的生活習慣、身體條件、疾病病種所需要的醫療需求具有獨特性,普通綜合醫院的規模擴張已經不能完全解決針對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因此進一步拓展擴建專業老年病醫院及建設面向老年人的醫、養、康一體化的新型養老機構尤為迫切。
王長青首先加大對江蘇省老年醫院的建設力度,使之成為面向全省的江蘇老年醫學的指導與協調中心;其次注重全省三級綜合性醫院老年醫學科的協調發展,提高老年醫學學科的服務水平;在全省每個設區市規劃建設一所三級老年醫院;在經濟水平相對發達的蘇南、蘇中地區先期建立二級縣域老年醫院;通過醫聯體對等途徑為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逐步延伸基本醫療服務;在投入為主渠道的同時,鼓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老年醫院的建設,多管齊下,為全省高質量養老事業的發展奠定的“醫”的基礎。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蔡蘊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