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性愛大師》:貌似香艷的科普劇(組圖)
《性愛大師》(Masters of Sex),名字大膽出位,卡司閃亮而內容有趣,講述了上世紀50年代“性”的先鋒—威廉姆·馬斯特斯醫生和他的搭檔、前歌手弗吉尼亞·約翰遜如何在數百名志愿者的身上進行性實驗,從而性學研究大門的故事。這部Showtime今年秋季新的美劇每集時長60分鐘,首季共12集,目前已4集。
同樣取材于1950年代至1960年代,《性愛大師》難免讓人想起另一部熱播劇《廣告狂人》。好演員、的表演以及經常靈光乍現的好劇本,都是《廣告狂人》成功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卻在于故事發生的那個時代。彼時正處美國戰后的黃金時期,人們還不知道抽煙會引發癌癥,消費主義尚在閃閃發光,運動、性、嬉皮及反戰浪潮還未來臨,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看上去像是45歲。
對影視劇來說,那個年代顯然是挖掘不盡的寶庫,很多在今日無法發生的故事在那個年代都成為可能。比如《廣告狂人》中抽煙喝酒花心又狂妄的唐·德雷普在如今斷然無法成為男主角,卻不妨礙他在1960年代初成為帥得一塌糊涂的萬人迷。
《性愛大師》的主人公威廉姆·馬斯特斯(邁克爾·西恩飾)是美國圣易斯首屈一指的婦科醫生,女主角則是離過兩次婚,帶著兩個孩子的前歌手弗吉尼亞·約翰遜(麗茲·開普蘭飾演),她在醫院的職務是馬斯特斯醫生的秘書兼助理。
故事開始于馬斯特斯醫生的實驗初級階段—通過鎖孔觀察和嫖客的活塞運動,一臉嚴肅地掐秒表記錄持續的時間。然而當漫不經心地告訴他幾乎所有的女人都會偽裝時,從不知道這一點的馬斯特斯醫生大受打擊,并決定開展更大規模的真人實驗。
和大多數科學狂人一樣,馬斯特斯醫生對感情和性愛很笨拙,與妙人一般的妻子纏綿時亦如做實驗一樣嚴肅拘謹。和大多數那個年代的男人一樣,馬斯特斯醫生驕傲、男權不容,隱瞞自己精子活力低的狀況,把不孕的責任推給為生孩子而壓力的妻子。他能平等對待黑人產婦,但對同性戀希望生個孩子的愿望無解。
隨著真人實驗的發展,劇中人物也日趨豐滿。馬斯特斯醫生和弗吉尼亞·約翰遜之間的微妙關系讓人期待,他的美麗妻子莉比(凱特琳·菲茲杰拉德飾),一個一個形象鮮明的男女性工作者,與馬斯特斯情同父子的以及他的人,都顯示了角色往縱深發展的潛力。正如《紐約客》的評論所言:“劇中人物從扁平的形象逐漸立體,并各自開始朝新的方向發展。”《好萊塢報道》稱:“飾演弗吉尼亞·約翰遜的麗茲·開普蘭很好地掌握了她的,讓女主角情感和上的特質始終鮮明。邁克爾·西恩則展現了馬斯特斯醫生的強大,讓他的優缺點在觀眾面前一覽無遺。”
然而亦有反對的聲音,比如《衛報》的評論認為舞臺劇演員出身的邁克爾·西恩并未像他飾演托尼·布萊爾(《女王》)或者大衛·弗羅斯特(《福斯特對話尼克松》)那樣演出馬斯特斯醫生的深度,“很多時候吃不準他到底是老謀深算還是天真,對情感遲鈍,或者只是思維比較簡單。”
《性愛大師》改編自托馬斯·邁爾2009年出版的暢銷小說《性愛大師:威廉姆·馬斯特斯和弗吉尼亞·約翰遜的生活和時代》(Masters of Sex:The Life and Times of William Masters and Virginia Johnson),兩位主角在歷史上是著名的性教育研究專家。馬斯特斯于2001年因帕金森癥而去世,享年85歲。約翰遜于今年7月因多種疾病的并發癥也離開,享年88歲。
《性愛大師》幾集之后,很多觀眾都會疑惑上世紀50年代的女性是否真如弗吉尼亞·約翰遜一樣對性持坦誠及態度。該劇的制片人莎拉·廷伯曼說:“傳記的作者曾與弗吉尼亞·約翰遜本人交談了數百個小時。雖然劇組并未與她直接接觸,但是資料都來源于托馬斯·邁爾的一手采訪資料。弗吉尼亞的觀念確實遠遠領先于那個時代。1957年,31歲的她已離婚兩次,并且對性、愛分離的觀點毫無負疚之意。”
盡管片中的弗吉尼亞為保住工作了馬斯特斯醫生要求二人親自擔任實驗對象的要求,但現實生活中二人確實親自上陣做實驗,并成為秘密情侶。在研究人類性愛的課題開始15年后,馬斯特斯離開了自己的妻子,與約翰遜在1971年結婚,1992年離婚,但兩人仍然把與對方的性愛關系當做科學研究的一部分。
廷伯曼說:“有趣的一點是,馬斯特斯醫生作為行業內的頂尖人物卻決定把一個連大學學位都沒有的低階秘書當作他的拍檔。書出版的時候,他甚至放棄了自己的碩士學位以便和弗吉尼亞站在同一個起點。這段關系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令人神往。”
1966年,馬斯特斯與約翰遜合作約十年后,《人類性反應》(Human Sexual Response)出版。這本被稱為“美國人如何去愛”的書了保守的醫學界,第一次向解釋了什么是生理上的,了健康性愛的好處。據稱正是因為這兩個人對性愛進行深入研究,才觸發了當時社會特別是美國的“性”。
正如電視劇一開始展現的那樣,這一研究真的是從觀察開始。在馬斯特斯和約翰遜正式建立研究小組,征集參與研究的志愿者之前,有145名參與了這個課題。為了讓今天的觀眾在觀劇時不覺得那么古怪,電視劇對當時的真實情況做了一些更改,比如當時參與實驗的志愿者頭上都戴著紙袋,電視劇中則去除了這一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