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歲香港抗戰老兵李漢:這是最好的時代
(新中國70年)93歲香港抗戰老兵李漢:這是最好的時代
中新社香港10月2日電 題:93歲香港抗戰老兵李漢:這是最好的時代
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我去過六次北京,有一次是去參加國慶典禮,很雄偉,場面偉大!變化很大,我有這樣的感想,我這一世人,我認為最好(的時代)就是現在了。”近日,93歲的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兵李漢,在香港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難掩激動地說。

出生于上世紀20年代、經歷過抗日戰爭及英國殖民統治的李漢,對“中國”兩字有著深刻理解。李漢出生于香港新界烏蛟騰村,1941年至1945年日本占領香港的三年零八個月期間,烏蛟騰村曾是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的基地,召開過著名的烏蛟騰會議,設立過抗日游擊隊的電臺。

回想起當年的場景,很多畫面李漢仍歷歷在目。他對記者講述,1942年農歷八月十五前后,日軍將烏蛟騰全村包圍起來,并向村民逐一問話,讓他們說出游擊隊在哪里、并交出槍支。
“村民們當然很害怕,日本人那些兇殘手段,肯定怕的。兩個村長被日本人打死,當場犧牲。第一個村長,被打到殘廢,走不了路,拴在馬后面,拖著走,我親眼見的,拖到半路死了。另一個是在小樹林那里被打到死了。”李漢說。
日軍的殘酷暴行,激發了烏蛟騰村村民的民族情緒與保家衛國的決心。李漢表示,當時,烏蛟騰村先后有青少年40人離別父母參加游擊隊,留在家里堅持生產的村民,95%以上參加了抗日群眾組織,維護治安、支援部隊,做了大量工作。
“我參加了兒童團擔任團長,積極參加宣傳抗日活動、放哨、為部隊送信送情報,一直堅持到抗戰勝利復員。”李漢說。

1951年,有烏蛟騰村村民提議設立烈士紀念碑,以此緬懷先烈,增強國家民族意識,但這一舉措在當時受到壓力。
“港英當局不承認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在香港抗日的地位和功績,天天派出警察監視,這是一種挑戰,”李漢說:“但我們烏蛟騰人不信邪,不怕威嚇,照樣施工。”

1984年,原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領導人曾生訪問香港,專程前來烏蛟騰村探望,并提議將“烈士紀念碑”改為“抗日英烈紀念碑”,為村民們認同。曾生隨即揮毫,為“抗日英烈紀念碑”題字。
對于紀念碑的建立,李漢感到驕傲與自豪,他形容自己是傾注全身力量,把紀念碑建設好、維護好、發揮好。他不僅經常前往紀念碑巡視,請人除草、打掃衛生,還籌建了相關委員會,統籌建設和管理等問題。
“幾十年來,我無領取國家和香港特區政府一分錢薪金,為紀念碑事奔走,也是靠自己掏錢。”李漢表示,他之所以這樣做,完全是出自義務與責任。
但是,在今年“九一八”前夕,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遭人涂污,盡管有得知消息的香港市民連夜趕赴現場清洗,但是對于此事,李漢還是心痛得緊緊捂住胸口。

對于近來香港持續發生極端暴力違法事件,李漢說,他希望年輕人能夠正視歷史,牢記先輩捍衛這片土地的艱辛。他相信,香港明天會更好。
采訪期間,李漢還為新中國的70歲生日,獻唱年少時曾多次唱起的《延安頌》,為祖國送上他最衷心的祝福。
“我內心感覺國家的發展已經走得很好了,個人來說,我很欣慰,一輩子的目標已達到,我們想做的事情已經完成了。”李漢說。(完)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