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高新區出臺38條舉措優化創新環境
被認定為“燈塔工廠”一次性補助1000萬元、首次認定為獨角獸企業一次性給予1000萬元補助、獲得國家級創新創業賽事一等獎的人才團隊項目一次性補助100萬元……日前,佛山高新區正式印發《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提升創新能力優化創新環境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通過十大方面38條“干貨”,強化高新區在佛山高質量發展中的核心載體和引擎作用。
“燈塔工廠”可獲一次性補助1000萬元
記者注意到,《措施》包括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發展高新技術培育新興產業、構建區域創新平臺、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加強創新孵化載體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鼓勵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鏈接國際創新資源、營造創新創業氛圍十個方面,共38條舉措。
比如,在支持企業建設研發機構方面,探索建立企業研發機構建設標準,提高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機構水平;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設企業研究院,對獲批建設的企業研究院,按不同等級每個給予100萬元至300萬元資助;支持龍頭企業建設標桿型研發機構,對獲批建設的高新區標桿實驗室、標桿工程(技術)中心的機構,分別一次性資助100萬元、50萬元;對獲批建設省級以上(企業)重點實驗室、聯合工程實驗室(研究中心)、產業(制造業、技術)創新中心的機構,按省級、國家級分別一次性給予每家最高100萬元和500萬元后補助;對獲批建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的機構,一次性補助200萬元。
《措施》鼓勵企業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提出要打造一批具有柔性、智能、精細化生產能力的示范工廠,對入選省級、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100萬元補助;開展高新區制造業智能工廠和“燈塔工廠”培育工作,引導龍頭骨干企業建立國際一流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對獲批建設高新區智能工廠或“燈塔工廠”培育單位的,每個給予100萬元資助,被國際知名機構或組織認定為“燈塔工廠”的一次性補助1000萬元。同時,加大對擁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特征企業的支持力度,分類別、分梯次培育一批具有較高國際影響力的獨角獸企業。對首次認定的種子獨角獸企業、潛在獨角獸企業、獨角獸企業,分別一次性給予100萬元、500萬元、1000萬元后補助。
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措施》提出,支持企事業單位引進高層次人才。比如全職新引進居世界領先水平的諾貝爾獎得主、兩院院士、戰略科學家,一事一議、特事特辦。新引進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學歷)、中級職稱(或碩士學歷)的人才,簽訂三年以上工作合同并履行的,在市財政資助個人的基礎上,再分別給予用人單位3萬元/人、1萬元/人的引才一次性補貼。設立博士科研啟動項目、優秀青年科研項目和杰出青年科研項目,突出人才梯度培養精準扶持。
對新引進的省創新創業團隊,按省財政資助金額的25%給予配套;對新引進的“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專家、“珠江人才計劃”入選者、高等院校省重點學科帶頭人等領軍人才開展科研項目研究給予科研經費資助;對獲得私募基金投資的人才團隊項目新落戶高新區的,按基金實到投資額的50%給予最高200萬元補助;對獲得國家級創新創業賽事、佛山高新區海外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一、二等獎的人才團隊項目落戶高新區,分別一次性補助100萬元、50萬元。對新建博士后工作站、企業博士后工作站分站、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的設站單位,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10萬元補助;支持大型骨干企業建設新型企業大學,對納入建設培育的機構給予每個100萬元補助。
同時,支持人才服務平臺建設,鼓勵建設高層次人才產業園和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鼓勵國內外知名人才服務機構在高新區設立總部或分支機構。世界人力資源服務500強企業設立總部或分支機構的,給予50萬元、20萬元資助;國內人力資源服務100強企業設立總部或分支機構的,給予30萬元、15萬元資助;廣東省人力資源行業協會副會長及以上單位,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行業協會副會長及以上單位設立總部或分支機構的,給予20萬元、10萬元資助。
記者了解到,該政策有效期為三年,自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值得關注的是,制造業“燈塔工廠”培育項目、前沿技術場景應用示范項目、創新平臺項目、海外研發機構建設項目以及企業研究院建設項目已啟動申報,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上“佛山扶持通”按要求申報,截止日期為今年11月19日。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