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天貓讀書訂單超650萬單 阿里文學推進產業數字化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2018天貓雙11落下帷幕,18萬個品牌參與,2135億人民幣的交易額和10.42億單的物流訂單成就了新的商業奇跡。
在數據節節攀升的背后,今年參與雙11的消費者中80后約占80%,90后達46%。隨著用戶趨于年輕化,消費者所購買的商品已經從基本的滿足物質需求,發展到追求心理上的滿足和上的享受。
作為阿里巴巴經濟體的內容源頭之一,阿里文學也披露了本次雙11的數據。據介紹,雙11期間,天貓讀書的總訂單超650萬,書旗小說會員增長122%。這些數據也體現出中國消費者在內容消費領域的強大活力。
阿里文學表示將以數字化為核心驅動力,進一步推動中國文學產業的升級,并通過搭建基礎設施,讓文學與消費者之間進行更高效的連接,從而把文學產業推向全新的高度。
天貓雙11經過十年的發展,被譽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商業奧運會。作為幫助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的商業基礎設施,阿里巴巴的商業操作系統開始在數字經濟時代引領變革。伴隨著中國消費升級的大趨勢,文學產業也開始展開更加密集和細致的滲透,文學就像空氣與水一樣在不經意間影響著每一位消費者的日常生活。
十年天貓雙11不僅僅中國消費的崛起和商業力量的爆發,更是創新,驅動的舞臺。阿里文學的商業邏輯與淘寶、天貓殊途同歸,它們都屬于為用戶提供消費品的平臺。只是淘寶、天貓側重實物商品交易,阿里文學側重文字內容的非實物類商品。而做好平臺的首要條件就是強大的運營能力和連接能力。
作為首次參加雙11的天貓讀書,雙11期間聯合上千商家,依托超千萬冊圖書資源,推出了買紙質書送等互聯網運營模式。消費者可前往新華文軒、中信、博集天卷等活動店鋪,再購買紙質書時有機會免費獲得由商家贈送的。
互聯網思維下的紙電聯動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消費文字的方式,讓閱讀變得無處不在。對于商家而言,“買紙贈電”將打開全新的銷售渠道,拉動更多的潛在消費者。文字內容的電子化、數據化也會推進商家實現數據化運營,最終促進紙質書的銷售,以實現多方共贏的新局面。
雙11僅僅是一次起點,文化娛樂消費的全面數字化正在激發出更大的用戶熱情和市場空間,阿里文學將通過建設基礎設施,推動整個文學產業的升級。讓商家通過數據化運營實現收入增長,讓消費者享受到普惠、便捷的數字化內容。這種帶貨能力既是對用戶情感的承接也是未來文學商業市場發展的必然。
今年雙11,包括天貓、淘寶、支付寶、盒馬、銀泰、餓了么、口碑、飛豬、優酷、阿里文學等在內的阿里巴巴生態業務首次在天貓雙11實現全面集結。同時推出“雙11合伙人”計劃,消費者只要使用阿里旗下的App,就能積累能量值,換取天貓購物紅包。
“雙11合伙人”計劃期間,書旗小說的會員增長到達122%。究其原因還是消費者對海量內容的追逐和渴望。據介紹,淘寶用戶在簽到領取書旗小說會員后,其閱讀時長和消費能力遠超行業平均水平,這也同時表明仍有大批的電商用戶需要好內容來填補自己的文化娛樂消費,進而豐富自己在消費過程的不同體驗。
作為國民級應用的淘寶、天貓承載的消費已經從單純的實物商品擴展到整個消費領域,無論是淘寶達人、淘寶二樓還是天貓精靈,內容與消費者的情感聯系愈發緊密,商品售賣也從滿減、優惠、紅包進入到更深層次的內容生態服務。
雙11了中國快速發展和消費升級變遷,而文娛內容產業的蓬勃發展也成為內容消費的全新行道。作為阿里經濟體中的內容源頭,阿里文學既是阿里經濟體中的一份子,也擁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能夠很順利完成從造血到供血的內容通。
在兩年多的時間里,阿里文學在原創內容和版權內容上的不斷投入,為廣大讀者創造了能夠移動的圖書館,也為像天貓精靈這樣的伙伴注入了更多流行文化,成為數字時代內容經濟的推動者。
在經歷今年年初的支付寶集五福和雙11合伙人計劃后,阿里文學在阿里經濟體內能很好地滿足消費者在內容消費上的。根據易觀發布的《2018中國移動閱讀市場》顯示,中國移動閱讀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書旗小說以841.5萬次的下載量登頂2018上半年移動閱讀APP下載量排行榜(IOS端)第一位。
阿里文學將自己定位為“以閱讀平臺和IP聯動平臺為基礎的綜合型基礎設施體系”。圍繞這個戰略定位,阿里文學的業務布局也非常清晰,都是圍繞服務讀者、作者及合作伙伴來展開。
消費者的美好生活,需要看的見的商品和看不見的商品,這是中國的機遇也是歷史給與我們的擔當。阿里大文娛首席財務官、阿里文學總裁宇乾表示,我們將會持續在內容領域進行投入和布局,并通過互聯網技術創新和基礎設施搭建,推進內容產業數字化以提升整個產業鏈的效率提升,讓消費者感受到簡單、高效和有趣的閱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