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新脈動④】正定24項古城保護工程打造旅游名城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馮陽)近日的一天傍晚,天朗氣清。登上正定南城門城樓,抬頭北望,夕陽斜照下的古街古樓、古寺古塔被鍍上了一層古樸的金黃色。
正定縣擁有“九樓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被譽為“古建藝術寶庫”。在城樓上,正定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娜向北一指:“眼前就是6.6平方公里的正定古城。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圍繞古城記憶可見可觸、歷史文化可感可知、百姓家園可商可居,大力實施24項古城保護工程,努力打造城池壯美、古建統領、格局清晰、氛圍濃厚的歷史文化名城。目前,21項古城保護工程已完工,3項正在積極推進。”
正定自古以來便是一座軍事重鎮,古人通過修建丁字路來延緩敵軍進攻速度。而現在,狹窄、短小的丁字路已無法適應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和旅游城市發展。2017年,正定縣把破解交通瓶頸放在縣城建設首位,打通丁字路,改造主干路,優化路網體系,逐漸形成了縱橫交織、行走通暢的現代城市路網。
與旅游城市發展不匹配的,還有古城過于擁擠、公共配套設施不完善。為此,正定縣進一步疏解非古城功能,一批影響古城風貌的房屋和建筑被拆除,為古城騰出了更多發展空間。現在,府文廟等古城風貌恢復提升工程正在加速推進,一批城區道路、公園綠地等基礎設施建設集中實施,城市功能不斷完善。
為解決停車難,正定縣拆除了所有機關單位的圍墻,免費開放內部停車場、衛生間和開水間。同時新建停車場,抹平馬路牙子增加車位。目前,正定城區建成停車場20個,停車位2.85萬個,并且全部免費向社會開放,極大緩解了停車和交通擁堵難題。
站在城樓眺望古城,美景盡收眼底。那些過去橫亙在城市上空的“蜘蛛網”不見了。劉娜說:“‘蜘蛛網’都鉆到地下去了。”
2017年,正定縣通過引入社會資本,在古城地下建設管網,并協調多家電信運營商和相關弱電線纜產權單位將線纜入地敷設。“當時用了兩個多月時間,便完成了400多公里的弱電入地。”劉娜說,如今正定縣正在實施強電入地工程,預計2021年基本實現古城強電全部入地。
城市建設改善了古城環境,讓“千年古郡、北方雄鎮”的歷史風貌初步顯現,也直接促進了文化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今年上半年,正定縣旅游人數達754.5萬人次,同比增長20.4%;旅游收入29.7億元,同比增長55.9%。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