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營商環境取得非常大的成效和突破
如何看待過去一年中國在營商環境方面的表現,還有哪些可以改進的空間?10月24日,新京報就上述問題專訪了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馬欽。在他看來,總體上把10個指標綜合平均來看,中國在營商環境上總得分可以和歐洲的一些國家相媲美,比如法國、瑞士,“這是我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表現”。
他同時也表示,中國可以在稅收和獲得信貸兩個指標上重點改革。其中,建議把分散的登記系統統一起來,建立一個中央級別的信貸擔保相關的登記系統。
據悉,世界銀行《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在計算總分數時,上海的權重為55%,北京為45%。對于北京在營商環境上的表現,馬欽表示,在過去一年,北京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改革措施,在10個指標中有8個指標取得了突破性的改變。其中,施工許可這一指標的改進非常明顯,排名提升了近80名。
中國營商環境成就可媲美歐洲一些國家
新京報:世行的報告顯示,中國連續第二年躋身營商環境改善最大全球前十。在排名增速上,本期提升了15位,與上一期排名提升30多位相比,本期的提升速度有所放緩,你如何看待過去一年中國在營商環境方面的表現?
馬欽:從排名上看,上一期中國營商環境排名是46位,比之前一期提升了32位。本期排名31位,上升了15位。隨著排名的不斷提升,增幅的提升速度肯定會越來越小。但在我們看來,中國今年在營商環境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幾乎可以和去年相媲美。
在我們看來,中國在今年排名之所以大幅上升,是因為在報告的10個指標中,中國在過去一年,有8個指標進入了全面深入的改革。尤其是施工許可和保護中小型投資者這兩個指標上,中國取得了非常大的改革成效和突破。此外,在獲得電力和合同執行這兩個指標方面,中國的表現也基本上接近全球前十的經濟體在這兩個指標方面的表現。總體上,把10個指標綜合平均來看,中國在營商環境上總得分可以和歐洲的一些國家相媲美,比如法國、瑞士,這是我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表現。
新京報:今年中國營商環境改革中的一個亮點是保護中小投資者,能否詳細介紹一下這一指標?
馬欽:我們設立中小投資者這一指標的出發點是,希望能夠保護到企業的小型投資者,比如說,即使投資者持有公司的一股,我們也希望這樣的投資者的利益得到大股東的保護,或者說大股東的行為不會傷害到這些小投資者。在過去一年,中國在這個指標上的改善主要體現在兩點:第一,對大股東的一些相關的行為進行管理,使之更加透明化。第二,公司涉及的所有權結構或者說涉及小型投資者相關利益的所有權結構的規定變得更加清晰。
建議建立統一的信貸擔保登記系統
新京報:與排名前十的經濟體相比,中國在營商環境方面哪些地方還需要改善?
馬欽:我們認為,有兩個指標可能是中國接下來要重點改革的。
第一個指標就是稅收,稅收指標中有幾個子項可以改進:第一個子項就是增值稅退稅的問題。中國從去年開始在部分行業試點引進增值稅退稅,我們建議這個試點可以考慮再擴大一下范圍,或者說全面實施這一政策。第二個需要改進的子項是,中國整體的稅費水平仍有降低空間,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社保的比例較高。
中國可以進一步推進的改革是獲得信貸這一指標。其中,一個主要方面在立法層面,可能需要全國人大對相關的法律進行修訂,以幫助中國提高這一指標的分數。
新京報:能否詳細介紹一下獲得信貸的哪些細節需要改進?
馬欽:其中一個可以改進的是關于信貸擔保的登記系統,我們建議把分散的登記系統統一起來,建立一個中央級別的信貸擔保登記系統。而在目前,不同的資產類別分別在各個不同的機構和不同的登記系統里面進行登記。
新京報:近年,民營企業的發展備受關注。中國在為民營企業提供平等競爭環境上還有哪些提升的空間?
馬欽:首先,世行營商環境報告中列舉或者建議的改革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中國營造一個更加友好的營商環境。通過這些改革措施,尤其是對一些中小型企業來說,可以減少這些企業的日常運營成本,使得企業的運營更加有效。除了世行的營商環境報告中涵蓋的指標以外,中國還可以采取很多的措施,比如,如何創造一個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能夠確保國內的企業和外資的企業、國企和私企、大型企業和小型企業等這些所有的企業都能夠獲得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
新京報:如何看待中國國務院剛剛頒布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馬欽:我們非常高興看到中國政府頒布這一條例,這也足以看出中國政府尤其是最高層對于改善營商環境的決心以及持續的改革行動。這個條例很重要的一點是,將北京和上海相關的成功改革經驗推廣到中國其他的城市,這樣可以將一些營商環境做的不太好的城市做的和北京、上海一樣好。
明年營商環境報告或新增四個中國城市
新京報:和去年一樣,在計算中國的總分數時,上海的權重為55%,北京為45%,這一比例設置出于什么考慮,未來是否會引入其他中國城市?
馬欽:上海和北京的分數權重比例是根據兩個城市的人口基數來定的,上海的人口基數更大一些,其權重稍微大一些。另外,我們確實在考慮增加評估的城市,明年的營商環境報告可能新引入四個中國城市,但最終的城市名單還沒有確定下來。
新京報:如何評價在過去一年北京在營商環境方面的表現?
馬欽:在過去一年,北京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改革措施,在十個指標中有八個指標取得了突破性的改革,也得到了認可。在我看來,有兩個指標的表現印象特別深刻:第一個指標就是施工許可這一指標,北京的改進是非常明顯的,排名提升了近80名。第二個指標是開辦企業指標,可以直接用一個章,不用再去單獨申請公章,來解決企業申請的問題。
新京報:在哪些方面,北京還具有進步的潛力?
馬欽:北京有兩個指標需要進一步集中精力進行改善。第一,施工許可這一指標在今年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但施工許可的改革本身是非常復雜的一個過程,需要循序漸進。在改革中可能需要兼顧施工許可審批速度快與公共安全這兩個方面,在這兩方面北京還需要進一步改善。
北京在辦理企業破產的指標上還有相應的進步空間。具體來說,法院在處理企業的破產案件時的效率可能還需要進一步提升。目前辦理破產有兩個流程:第一是走清算,第二是走重組。如果企業一旦進入破產流程,盡量不要走清算,法院要更多地創造一些機會來鼓勵、幫助企業能夠更多地實現重組,繼續營業。
此外,我們還要強調一點,從我們與北京市政府打交道的過程來看,北京市政府相關的領導對于持續改善北京的營商環境是有非常大的決心,也讓我們看到了北京市在改善營商環境上很大的希望和空間。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