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加快建成“一州兩區三家園”
奮力打造民族地區綠色發展、全域旅游、脫貧奔康典范
川西北生態示范區
阿壩
一屏四帶全域生態
突出全域生態屏障,著力建設西北草原特色產業示范帶、西南清潔能源產業示范帶、東北精品文化旅游示范帶、東南綠色經濟先行示范帶
三地共建五業同優
大力發展全域旅游、特色農牧業、清潔能源、民族文化和“飛地經濟”,加快建設國際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現代高原特色農牧業基地、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
旅游布局
加快推進九環線旅游恢復振興,完善提質四姑娘山—臥龍旅游南環線,加快培育環紅原機場旅游經濟圈,深度挖掘“重走長征路”紅色旅游線路,著力打造“最美國道317”藏羌文化走廊
□中共阿壩州委 阿壩州人民政府
阿壩再出發
70年砥礪前行,70年滄桑巨變。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阿壩州委、州政府團結帶領全州各族人民接力奮進,革弊求新,阿壩大地發生了歷史性、根本性、全局性的變化。
一、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各項事業蒸蒸日上
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跨越。地區生產總值由1952年的0.24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306.7億元,增長99倍;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由1952年的0.028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24.7億元,實現“一步跨千年”的轉變。九黃機場、紅原機場投入運營,全州公路通車總里
程達1.37萬公里,集公路、鐵路、航空于一體的交通體系加速形成,昔日貧窮落后的阿壩高原走上了生態美麗、和諧幸福、富裕小康的康莊大道。
人民生活質量顯著提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州貧困發生率降至0.7%,剩余3個貧困縣今年將實現全部摘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改革、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為各族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帶來極大改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893元。
社會事業取得長足進步。率先在全國民族地區實施15年義務教育,學校數量從2012年的245所增加到614所,在校學生達到141189人。建州初期,全州僅有6家醫療診所、25名醫務人員,如今全州擁有衛生機構1757個,醫療衛生人員9380人。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分別達92.4%和98.3%。
綠色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正確處理生態與發展、生態與民生、生態與穩定關系,認真落實“一增一減”原則,做好“生態保護修復、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經濟發展”三篇文章,全州空氣質量長期位居全國前列,擁有3處世界自然遺產、10個國家森林公園、5個國家濕地公園、25個自然保護區,林草覆蓋率達80%。
二、70年輝煌歷程,為阿壩未來發展形成寶貴經驗
必須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阿壩的華麗嬗變,根本在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論過去出現多少困難和挑戰,都絲毫沒有動搖阿壩各族干部群眾對黨的熱愛和忠誠。今天,我們致力于同全省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需要這份堅如磐石的忠誠,更加需要這份舍我其誰的擔當,更需要這份為阿壩人民謀幸福的初心。
必須堅持不懈以發展打基礎。回顧歷史,阿壩在發展中的困擾,在跨越中的挫折,究其實質,都是發展不夠帶來的。只有堅持好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多鼓發展之勁,多聚發展之力,多盡發展之責,才能為阿壩的繁榮進步夯基壘臺,立梁架柱。
必須堅韌不拔用民生打頭陣。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只有進一步擴大改革受益面,多辦一些順民意、惠民生的實事,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才能讓全州各族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必須堅決有力維護社會穩定。70年來阿壩取得的輝煌成就證明,穩定是福、動亂是禍,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是不斷進步的基石。始終同破壞民族團結、分裂祖國統一的行為堅決斗爭,構建藏區社會治理體系,就能確保民族和睦、宗教和順、社會和諧。
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加快建成“一州兩區三家園”
不忘來時路,不罔肩頭擔。站在新起點,阿壩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牢抓住“生態、發展、民生、穩定、作風”五個關鍵,以“一州兩區三家園”戰略為目標,全面融入“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為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譜寫好阿壩篇章。
加快“一州兩區三家園”建設。建設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以增強“五個認同”為主線,持續抓好發展、民生、穩定三件大事,構建人心歸聚、精神相依的命運共同體。建設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從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三個方面發力,努力成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典范。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強化旅游業在全域經濟中的支柱地位,著力優化旅游布局結構、做靚阿壩旅游名片、提升旅游供給品質,讓各族群眾在旅游發展中增進交流交往交融。建設生態美麗家園,推動全州生態城鎮與生態鄉村交相輝映、美麗山川與美麗人居有機融合。建設和諧幸福家園,推動人與自然和諧、人與社會和諧、人與人的和諧。建設富裕小康家園,努力讓農牧民群眾享受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藏區提前一年基本脫貧,留一年消化鞏固”要求,堅持“目標、精準、質量、問題、責任”五個導向,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大力實施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打造生態鄉村、美麗鄉村、活力鄉村升級版。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堅持把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著力解決群眾的急愁怨盼,著力提高公共服務水平,讓基層群眾在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同時,自覺融入現代文明生活。高效推進災后重建,努力將九寨溝建成民族地區綠色發展脫貧奔康典范。
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持續開展“兩聯一進”群眾工作全覆蓋,促進各民族之間、干群之間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積極促進宗教和順,全面落實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致力維護社會和諧,深入開展掃黑除惡、緝槍治爆、打擊毒品犯罪等專項行動,深入實施“鄉村善治”工程,持續開展“孝善和儉”道德傳揚活動,加快構建“一核三治”基層治理體系。
不斷夯實黨在藏區的執政根基。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從筑牢思想根基、建強班子隊伍、夯實基層基礎、從嚴懲治腐敗四個方面加強全面從嚴治黨,扎實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以及反腐敗斗爭,著力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高質量發展環境、高效率干事氛圍。
名片
●“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紅原牦牛奶粉等12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金川雪梨等22個。
●“國家級雙擁模范縣”“全國文明縣城”馬爾康,“中國雪梨之鄉”金川縣,“國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汶川縣,“中國旅游強縣”九寨溝縣,“中國美麗田園”金川梨花紅葉。
●“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等3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臥龍等6處,“國家級森林公園”夾金山等4處,“國家級濕地公園”若爾蓋國家濕地公園等4處,“國家級地質公園”黃龍等3處。
●“國家5A級景區”九寨溝、黃龍、汶川特別旅游區3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四姑娘山等17個。
祝福
●黑水縣沙石多鄉昌德村支部書記羅讓:近些年,我們村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僅去年就接待了1萬多名游客,戶均增收2萬多元。我們全體村民祝祖國母親繁榮昌盛,扎西德勒!
●小金縣清多香玫瑰種植合作社負責人陳望慧:小金現在已是國內大馬士革玫瑰種植面積最大的產區,村民們靠種玫瑰脫了貧,感謝偉大祖國。
●阿壩縣客車駕駛員李健平:在開車的這些年,我目睹了交通道路的巨變,乘客出行的舒適度明顯提升。我們將永遠跟黨走,聽黨話、感黨恩。
●理縣電商從業者蒲恩亞:阿壩的水果有果味,很甜很好吃,我希望通過電商平臺,把家鄉的優質水果推向全國各地,讓民族地區的電商事業同祖國共成長。
●阿壩日報編輯袁娜:通過采寫編輯大量新聞稿件,我感受到這片土地上的人日子越過越好,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越來越快。祝愿祖國越來越強大。
●阿壩州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醫生張澤奎:從醫20多年,見證了阿壩州醫療事業的跨越發展。祝祖國日益強大。
●馬爾康中學學生索朗旺姆:過段時間,我們將要啟程前往東方明珠上海,參加夏令營活動。衷心祝福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國泰民安!
●壤塘縣崗木達鄉陽培村牧民柔沙嘎:國家在藏區實施了很多惠民政策和幫扶措施,我們牧民住上了定居房,生病就醫有報銷,孩子上學有保障。祖國母親,謝謝您。(周琳本報記者徐中成整理)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