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力量全力搜救 暫未發現成昆鐵路“8·14”災害失聯人員
本報訊(記者 何勤華)8月14日成昆鐵路涼紅站至埃岱站間發生高位巖體崩塌,造成鐵路線再次中斷后,各方力量全力搜救17名搶險人員。截至8月16日21時許,暫未發現失聯人員。
16日,記者從涼山州甘洛縣縣城出發,往北沿大渡河支流尼日河而下,約8公里,到成昆鐵路埃岱站。埃岱站距成都站312公里,是成昆鐵路上的四等站。
一路上,泥石流肆虐的場景不時出現。自今年7月以來,甘洛縣遭受了“7·29”“8·3”連續暴雨襲擊,造成嚴重災害。受持續強降雨影響,成昆鐵路沿線區段多次發生水害,三度中斷行車,并有人員傷亡或失聯。
事發區間位于埃岱2號和埃岱3號隧道之間,有一涵洞相連,近期一直處于反復搶險施工狀態。高位巖體崩塌發生時,搶險人員正在這里進行清淤搶險作業。
記者當天中午趕至崩塌現場。這里處于尼日河干熱河谷地帶,河流兩側是高山、陡坡,道路狹窄,烈日暴曬。在一些山坡上,崩塌的痕跡清晰可見。在救援道路的出口,現場救援一線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還有山體不斷在垮落,救援隊伍只能暫時撤離。但是只要有一線希望,他們都會在確保安全、不發生次生災害的情況下,全力、積極組織搜救。
記者從搶險救援指揮部了解到,按照搜救方案,16日的搜救工作采取機械和人工同時作業的方式在崩塌區域進行。同時,在災害點尼日河下游沿線開展搜救工作。整合省州縣公安、特警、消防和鄉村干部、鄉鎮民兵應急分隊,共計178人的救援力量,合理劃分搜救區域,全力開展搜救工作。
搜救組對尼日河沿河兩岸、大渡河流域的深溪溝水電站、枕頭壩水電站庫區進行全面徹底排查,重點對河水回流的地方、深水區和有巖石的河段進行搜索,確保不留死角。隨著搜索范圍的擴大,涼山州公安局緊急調派30名特警于16日5時到達現場,投入搜救工作。
同日,西昌工電段組織了埃岱至劉溝沿途各個工區職工,通過軌道車、木船和步行等方式,在尼日河、大渡河河面進行搜救,共計出動211人次,軌道車3臺,搜尋河面655處。
目前,搜救工作仍在緊張有序地開展。
相關報道
成昆鐵路甘洛段沿線及周邊區域啟動地災排查
本報訊(記者 寇敏芳)8月16日,記者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成昆鐵路甘洛段沿線及周邊區域地災排查工作全面啟動,截至16日16時,已完成垮塌點周圍800米范圍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工作,現場確定隱患點7處。排查工作將主要針對成昆鐵路甘洛段沿線及縣域內其他區域已有地質災害點、新增地質災害點、已治理工程點進行調查、復核,對專業監測設備及效果進行評價。
受橫斷山脈的褶皺、隆起與斷裂,以及河流急劇的切割作用等因素影響,甘洛縣區域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發育較多。目前已知地質災害隱患點188處,威脅4399戶超過2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為進一步查清隱患情況,省自然資源廳制定《“8·14”成昆鐵路甘洛段沿線及周邊區域地質災害隱患應急排查實施方案》,重點圍繞成昆鐵路甘洛段沿線開展排查工作,并對縣域其他區域人口集聚區、靠山靠崖、溝口等位置,科學評估災害風險,逐點登記造冊入庫,逐一完善防災預案,落實處置措施及防災責任人和監測人。
目前,省自然資源廳已組織11名技術專家和44名技術人員,將對新增地災隱患點逐點實地調查核實,劃定危險區,提出監測預警、搬遷避讓、群測群防、工程治理、逃生路線等防治建議。
同時,將根據排查和隱患性質,按“一日一移交”原則及時向現場搶險救援指揮部建議,由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督促建設單位落實鐵路、公路、水電站等建設工程項目的防災責任、隱患排查、問題整治等工作。
此次排查將于8月25日全面完成野外調查工作,8月29日完成初步成果資料匯總,為有關部門開展地災防治工作提供參考。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