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城際鐵路高坡雙線大橋合龍 距全線貫通又近了一步

高坡雙線大橋成功合龍。
川南城際鐵路,串聯四川省自貢、瀘州、宜賓、內江等重要城市,最高設計時速350公里,旨在構建川南半小時交通圈,促進沿線城市一體化發展。
8月17日凌晨4點過,川南城際鐵路控制性工程——高坡雙線大橋正式合龍,標志著小里程方向運梁通道咽喉順利打通。
至此,內自瀘線三大重難點控制性工程——高坡雙線大橋、沱江雙線特大橋、上蘆林特大橋均已順利合龍,距全線貫通又近了一步。
施工難點
橫跨正常運營的高速路
高坡雙線大橋,位于自貢市富順縣境內,是川南城際鐵路的第二“咽喉”部位。
17日凌晨4點過,暑熱已完全散去,隨著最后一車混凝土澆灌完畢,由中鐵八局二公司內自瀘線CN-3標段項目部施工的高坡雙線大橋順利合龍。
作為川南城際鐵路內自瀘線三大重難點控制性工程之一,高坡雙線大橋的施工難度在于它橫跨了成自隆(成都到自貢到隆昌)高速公路。據該項目部總工余仕江介紹,高坡雙線大橋全橋總長352.961米,連續梁最大跨度80米。橋梁施工過程中,因6號、7號墩橫跨成自隆高速公路,與之形成71度交叉角,施工難度大。為了不影響高速公路正常運營,同時降低施工安全風險,項目部借鑒了前期施工經驗,采用全封閉式掛籃工藝,克服了施工困難。
“這座大橋在小里程方向的運梁通道上,它的建設直接影響到后續的架梁、鋪軌。”余仕江說,大橋順利合龍,標志著小里程方向運梁通道咽喉打通,為明年鋪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高鐵時代
川南城市間半小時互通
據悉,川南城際鐵路分為內江至自貢至瀘州鐵路和自貢至宜賓兩段,兩段形成一個“人”字。鐵路全長220.65公里,其中內自瀘段正線長度130.96公里,速度目標值250公里/小時;自宜段89.69公里,為新建客運專線,速度目標值350公里/小時,全線共設車站12個。
川南城際鐵路于2016年正式開工,內自瀘段預計2021年通車。
借助高鐵,內江到自貢只需15分鐘,內江、自貢、瀘州、宜賓城市群將形成半小時交通圈;川南到成渝兩地僅需1小時,至成渝其他次級樞紐城市只需2到3小時。
此外,該線路還將與經過內江的成渝高鐵,經過宜賓的成貴高鐵,經過瀘州、宜賓的渝昆高鐵連接,構建川南出省通道。
川南城際鐵路作為國家鐵路網“八縱八橫”之第六縱京昆線(成昆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后向北銜接成渝高鐵,南連規劃建設的渝昆鐵路,有效串聯成渝經濟區城際鐵路網,同時還將串聯起成、渝、貴、昆城市群,連接宜賓、瀘州長江經濟帶城市。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 攝影報道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