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關注
學校豈能被培訓機構牽著走
我親戚的小孩在杭州某中學念書,老抱怨老師課講得太快、跟不上,吵著要父母給她報輔導班,說班里大部分同學假期都報了輔導班。輔導班老師把新課在假期講了一遍,學校老師講課進度就加快了,很多知識點都一帶而過,甚至不講。孩子父母不得不給孩子報了輔導班,交了昂貴的補課費。
我有一名學生,去年初中畢業保送到某重點高中,并且進入了所謂“實驗班”。這名學生去年5月通過保送測試后,馬上報名參加某培訓機構所謂“保送生”輔導班,教學的內容就是高中的新課程。
我感到非常不解:培訓機構原本應該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補充,是學校的配角,怎么可以成為教育教學的主角呢?學校教育怎么能這樣輕而易舉地被培訓機構牽著鼻子走了呢?這豈不是舍本逐末?
浙江杭州市 潛海龍
“重點班”逼著“超前學”
初中入學時,一些學校開展對初一新生的學業水平調查,即內部分班考試,根據調查情況按學生層次分班。為確保孩子能分進重點班,一些家長被迫逼孩子提前學習。
雖說義務教育法規定學校不得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一些學校卻頂風而上,有的為了規避檢查,采取隱秘的方式分班,讓主管部門難以查處。例如,有的學校用幾個雙號代表重點班,如6班、8班等為重點班,其他為普通班。
在重點班,學校優先配備先進的教育設施和優秀師資,普通班的學生卻只能望洋興嘆。這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還可能使部分教師產生消極怠工心態,容易造成好者更好、差者更差,不利于教育公平。
湖北嘉魚縣 呂路晚
《 人民日報 》( 2019年08月19日 17 版)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