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性文化節男觀眾搶禮品 嚇跑內衣模特(組圖
男觀眾登上T臺追著內衣模特要禮品、情趣內衣展位老板娘著三點式吸引眼球……昨天,第六屆全國(廣州)性文化節進入第二天,展館內的人流并沒有因昨天是工作日而減少,氣氛熱烈更勝過開幕日。
情趣內衣秀舞臺依然是人氣最高的地方之一。昨天上午的情趣內衣秀增加了一個新的環節:接近表演尾聲時,所有內衣模特走到臺前,向的觀眾免費派發性教育光盤。由于禮品總共只有20份,近百名觀眾你推我攘之間出現了小混亂。不少男士一步跨上近一米高的舞臺,一看見模特們拋出的禮品就撲上去搶;身著單薄內衣的模特們見狀大驚失色,不顧腳蹬高跟鞋,轉身驚叫著跑回后臺。
情趣內衣秀結束后,舞臺上又出現了一名身著三點式的長發年輕女子。在介紹中她自稱某網絡紅人,由于觀眾反應不熱烈,不到5分鐘她就無奈下臺,臨走前不忘向大家宣傳自己的展位。人群正準備散去,赫然發現這名女子從后臺出來,沒有換上衣服就徑直向自己展位走去,吸引不少觀眾尾隨。
在接下來的近一個小時里,這個展位變成了另一個內衣秀舞臺,這名女子穿著三點式舉著自己的商品擺出各種姿勢供人拍照,幾名員工則在展位門口一邊推銷一邊幫老板娘擋著外面涌動的人潮。
“哇,你看,印度神油啊!”下午兩時多,在距離A217展位還有幾米的,一位戴著老花鏡的阿伯看到展位宣傳板上“超濃縮”的字樣,指著一瓶瓶的商品對同伴說道。而當他走近一看,才發現該展位賣的都是廣州某廠家生產的家用清潔劑,不禁小聲嘀咕了一句:“性文化節怎么賣清潔劑了?”
記者昨天在展館內巡館發現,類似的“非性用品”在今年性文化節展銷的商品中還有美容品、珠寶首飾、男式襯衫、牛角梳、剃須刀、甚至遙控車等等。當中大部分都與各類性保健品在同一個展位展銷,是廠商用來“充場面”的,但卻不小心起了喧賓奪主的效果。吳先生的展位本來是賣性保健品的,但在開幕當天發現自己攤位旁邊是空的,就拉來一批遙控車和遙控直升機,結果昨天一上午就賣了7臺。
而家用清潔劑展位的一名工作人員則承認所賣商品和性文化節的主題不符:“在報名參展的時候主辦方也提過這一點,但我們也在其他展會上展銷過,發現人流多的展會對推廣品牌知名度很有好處。”
記者在展館外隨即詢問了幾位市民,所有被訪者都留意到商品展銷中“非性用品”的存在。容小姐和丈夫在展館里逛了半小時就出來了,她認為古代性文化展的部分還不錯,“但商品展區雜七雜八的東西多了些”。她直指在性文化節上賣珠寶“有些莫名其妙”。
容小姐表示,感覺很多人來看熱鬧的成分大于對性文化、性用品真的感興趣。“性文化節其實可以辦得更好、更純粹,含金量更高些。畢竟市民花錢買票,想看的就是和性有關的東西。”對于這類情況,已連追兩屆性文化節的68歲梁伯說,感覺門票收30元“不抵”:“我又不用去買那些東西(指生殖健康用品),只是看展覽。門票收這么貴,不合理。”
不過,也有市民對此持包容態度。陸先生表示,這些商品和“性”有無關系和各人考慮的角度有關:“比如說遙控直升機,可以是用來在某些時候運送安全套,這就顯得很有情趣了啊!”蘇女士則表示,“希望性文化節中性文化的比例再豐富些,因為我們已經生兒育女,現在性文化節里的許多內容對我們來說已經不算新鮮了。”下午4時多,記者離開錦漢展覽中心時,部分參展商已經撤場,原來的展位上卻冒出一些賣護膚品、羊毛衫的商家。不少展位已經有工作人員大聲吆喝“安全套十元四盒”,每年閉幕日的“大甩賣”似乎提早上演。
本報訊(記者任珊珊、伍仞)一段“中國家長應給初中孩子書包里放安全套”的前衛言論,持續引發市民關注。反對者稱,并非所有的初中生都有性行為。放套是一柄“雙刃劍”,由家長給孩子放套,或有默許性行為提前發生的效果。有專家指出,人們對性教育的理解太狹隘,是放套論引發軒然大波的深層背景。
“這個做法太超前了,不提倡給12歲~15歲的孩子書包里放套。”在性文化節的“現場專家論壇”上,廣東省性學會副會長朱嘉銘直言,“我們的社會還沒有走到這一步。不要制造社會恐慌,害得家長很緊張。”“放套既有幫助,也害,因為這代表默認孩子可發生性行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廣東省高校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常務主任邱鴻中教授則表示,的實踐現實,放套的幫助是降低性病和少女意外懷孕的發生率,但也會提早性行為發生的年齡。
“我們不能盲目照搬國際的先進做法。”廣東省性學會副會長陶林教授指出,這一說法主要是參照的經驗。然而,的中學生有性行為的情況比較普遍,所以小學就要接受性教育。但在中國,國情并不一樣:“我們在深圳的調查顯示,只有5%~6%的中學生有性行為。因此性教育在中國應當結合國情,不能照搬。”陶林指出,中國12歲~15歲的青少年身體發育還沒成熟,對這個年紀的青少年應該講如何應對性侵害,但涉及到放安全套,“關鍵是誰來放,誰來用,這很微妙。”
支持者認為,這一提法雖有可商榷之處,但是未雨綢繆之舉,而非杞人憂天。有從事艾滋病防治宣傳的志愿者劉奇認為,“書包里的安全套”比“心理上的安全套”更顯務實。“很多家長還不能將性知識看成是一種純粹的科學、生理意義上的客觀知識,習慣于貼上形形色色的標簽,將性行為與各種價值判斷、思想。”因此,在家長不會教、學校不愿教的背景下,放套論的是積極的。“與其什么都不做而空發議論,不如邊實踐邊探索。”
廣東行政學院人本研究中心主任龍秋霞教授則表示,如今社會已認識到,現在的學生比較早熟,不教他們,他們也會尋求性知識。與其這樣,還不如我們自己來進行性教育。但她認為,給初中生放套,不應是統一做法,而應該視個體情況而定。
不過,專家指出,對于已經發生性行為的孩子,家長必須教育他們意識到的重要性,以免造成更大。廣州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廣東省高校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常務主任邱鴻中教授認為,人們把性教育等同于教育,是放套論出爐的背景。“這樣理解太狹隘”。他表示,性教育還包括性別教育、怎么與異往,而不是僅僅談孩子發生性行為,“性教育本身也需要補課。”
著名性學家吳敏倫教授表示,家長可以告訴他們如果真的有用套需要,到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最好來找家長要,這樣可以借機對他們進行性教育。”陶林表示,如果孩子沒有性方面的困惑,放套無意義,但如果孩子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已經發生過性行為,“即使是小孩也要給套。” (來源:廣州日報)
- 標簽:中山性文化情趣內衣秀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