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報直擊廣州性文化節:與的盛宴
核心提示:為了給性文化節打上值得尊敬的旗號,經營的醫療機構也設了展位,不出意外的是,那里無人問津。
資料圖片:2008年11月11日,廣州,觀眾在拍攝性文化廳內表演的模特。記者陳學思攝
參考消息網11月30日報道一年一度的全國(廣州)性文化節展會已經舉辦到了第11屆,這次的主題是“健康的性,幸福的家”。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1月28日描述了這樣的場景:一對真小的人偶幾乎完全赤裸,身上只有內衣和蕾略作遮蓋,陳偉周(音)看得瞠目結舌、額頭冒汗。在這些硅膠制作的靚女上方的屏幕上,正在播放一段介紹視頻,生動地描述著寬衣解帶后,這些人偶的觸感有多么線歲的旅游巴士司機本月早些時候來這里參觀性文化節是因為“好玩”,可是陳偉周并不會這么形容與他妻子的親密關系。他的妻子沒和他一起來。他說:“年輕的時候性很神秘,可是結婚之后,就會變得特別平淡。”他說這話時,眼睛幾乎沒有離開屏幕。
報道稱,2013年的性文化節希望以此慰藉像陳偉周這樣的中國男人,還有他們的妻子(如果他們結婚了的話)。
報道指出,文化節現場男性的比例占壓倒性多數。廣東省有3000萬外來務工者,是中國數量最多的,而由于缺少女性,單身漢們并沒有多少選擇。
在廣州的一座會展中心舉辦的這次性文化節,著各種勾起的可能性,如變性時裝秀、被宣傳具有催情作用的切片鹿茸、挑逗性的服,還有一些名字讓人難堪的肉色器具。
報道稱,在中國開始擺脫時代嚴苛的觀30年后的今天,性在這里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的產業。在中國各地,亮著粉紅色燈光的“發廊”里,坐著衣著撩人的女子;按摩店招攬客人上門;收費陪客人過夜的小卡片則會塞進酒店房間的門縫。那些希望改善歡會時感受的人們,可以在數不勝數的“保健品”商店里和互聯網上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出售的多數貨品都是中國制造的。報道,1000多家的中國企業制造了全世界70%的性玩具。截至2010年,年收入高達20億美元(約合121億元人民幣)。
據報道,為了給性文化節打上值得尊敬的旗號,經營的醫療機構在側面的一個展廳也設了展位,不出意外的是,那里無人問津。最吸引人的還是。
成千上萬名參觀者,幾乎全部都是拿著相機的中年男人,擠過展廳的走道捕捉著任何一片裸露的肌膚。“那些男人們一整天都在拍我的照片。”23歲的模特梁琳(音)身穿比基尼,心存地把手放在小腹上,而此時一群男人則急迫地推推搡搡,想要找個更好的角度拍照。
不遠處,一群男人在等著嬌小的日本片女星水菜麗出場。當她終于從室走出來,向人群分發火辣的簽名照片時,瘋狂的粉絲們萬分熱情地擠了上來,以至于打碎了一個玻璃展柜。
報道指出,這些難以滿足的欲求,在中國國內催生了一個蓬勃發展的產業。一個站在擺滿充氣娃娃的展位后的推銷員說:“飽漢不知餓漢饑。”就在這時,一個年長的男士走了過來,為一個頭發烏黑、眼神空洞,價值8美元的充氣娃娃討價還價。
在大廳對面,中國連鎖品牌“枕邊游戲”則在銷售更高端的慰藉。23歲的員工聶泰(音)說,這些售價達6400美元的橡膠娃娃“能像真人一樣”溫暖起來。而且還能為客戶定制。“一些男士會拿已故太太的照片過來”。
桃色蕾絲內衣公司的員工黃玉瓏(音)對文化節上熱烈的氛圍見怪不怪。她的旁邊放著一尊人體模型,展示網眼緊身連體衣,大腿內側附近似乎還少了幾針。她說:“客戶都說是給老婆買的,其實我們知道都給情人的”。
在這個公開談論性仍是一種禁忌的國家,創意包裝暗示了種種個人喜好和私下的焦慮。有一種安全套品牌是“弗洛伊德”,裝在粉色的盒子里;還有一種名為“虎牙”,旁邊擺著包得像是棒棒糖的五顏六色的套套。
也許是因為中國的性玩具產業起步時面向出口,許多品名都炫耀著異域風情,比如手持的“羅馬帝國5”和“金剛”。
男性性功能增強產品的英語誤譯問題尤為突出,其中不少會讓人聯想到意外的后果,比如“黑寡婦”。一個賣家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家的“卡薩諾瓦”藥丸功效最好,“藥效持續一周”,卻沒能打動一名潛在客戶。
為了吸引潛在買家,一些商家發揮創意,舉辦鋼管秀等活動。42歲的鞋廠經理李江林(音)贏得了吹安全套比賽的勝利。選手們使勁地吹,看誰能率先吹爆。李先生贏得了1元人民幣、幾個草莓味保險套,以及包裝上印著“飄飄欲仙”字樣的粉色電池驅動裝置。他盯著這個新奇玩意,在手中翻來倒去。“安全套有用,可我不知道這個是干什么用的,真不知道。”
并不是每個參觀者都顯得這么沒頭緒。一名66歲的退休房地產顧問沒有顧得上文化節上的人群,撫摸著一件仿線元買下。這名女士說:“男人老了,我又有需要。”她只愿透露自己姓黃。
她對兩人1975年結婚以來的變遷頗為感慨。“那時候,毛還在,不能談性”。當被問到他們如何獲得性知識的時候,黃女士心照不宣地笑了。她說:“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