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癌癥等重疾藥品研發 醫藥企業硬科技撐起百億元估值
本報見習記者 郭冀川
“科技創新是未來經濟增長的根本出路,高新技術企業無疑是科創板的首要潛在標的。”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科創板支持的六大高新技術行業中,生物醫藥行業科創板上市公司并不多,卻總是備受市場矚目。一方面是因為生物醫藥公司的科技含量高,另一方面,科創板五套上市標準中,第五套更有利于未盈利的生物醫藥公司IPO,該套標準雖然提高了估值與技術門檻,但也取消了盈利水平門檻,使得前期研發投入大,未來成長屬性優良的未盈利生物醫藥公司,可以更早的獲得資本助力。
10月30日,澤璟制藥通過上交所上市委審核,成為目前第一家使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成功過會的生物醫藥企業。科創板上市第五套標準未對企業提出業績指標,但要求市值不少于40億元,是幾套標準中要求最高的,而其中的“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要求生物醫藥企業必須有較為成熟的研發產品與過硬的技術含量。
選擇“第五套標準”過會的澤璟制藥,目前尚無任何藥品銷售收入,2016年以來持續虧損,截至2019年3月底,公司累計未分配利潤為-1.8億元。然而在研發成就上,澤璟制藥則底蘊豐厚,目前正在開發11個創新藥物,其中甲苯磺酸多納非尼片(用于治療肝癌、胃癌)、重組人凝血酶(用于止血)及鹽酸杰克替尼片(用于治療骨髓纖維化)的多種適應癥已分別處于II/III期臨床試驗階段。
不僅僅是澤璟制藥,目前科創板IPO的生物制藥企業中,神州細胞、君實生物、前沿生物均采用第五套上市標準,這些企業相同點就是研發實力強大而未曾大規模盈利,不過估值有的已超百億元。
比如神州細胞在此前最后一次融資中,估值已超過110億元,研發上,神州細胞主要做單克隆抗體、重組蛋白和疫苗等生物藥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其自主研發重組凝血八因子(用于治療甲型血友病)的成人及青少年按需治療III期臨床研究已經完成。
前沿生物招股書顯示,公司發行前最后一次投資后的估值約為53.96億元,公司擁有一個已上市且在全球主要市場獲得專利的原創抗艾滋病國家一類新藥,艾博韋泰(商品名“艾可寧”),于2018年5月獲得國家藥監局生產與上市銷售批準,2018年8月開始在中國銷售。
目前來看,采用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的生物制藥企業,其研發產品無不是用于重大疾病治療的創新藥。山西證券研報分析,在醫保控費大環境下,需求端醫保政策傾斜及終端支付能力不斷提高,供給端政策、人才等推動國產創新藥進入黃金收獲期,產業上下游水平同提升,我國醫藥創新已迎來了機遇期。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