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體解析俄軍反航母戰力
9月初,俄羅斯海軍在白海水域齊射兩枚“鋯石”高超音速巡航導彈,對兩個海上靶標實施打擊。這是俄海軍反航母利器針對近期美軍多艘航母在印太地區交替部署的一次力量展示。俄媒體還系統梳理了俄海軍反航母主要戰力,并對其在未來海戰場面臨的復雜環境和能力弱項進行解析。
掌握多款反航母利器
據俄媒體介紹,“鋯石”作為俄首款海基高超音速巡航導彈,飛行速度9馬赫,最大射程1300千米,兼具對陸地和海上目標的高精度毀傷能力。俄海軍評估認為,3枚“鋯石”即可讓航母等大型海上作戰平臺喪失戰力。今年1月和7月,俄海軍曾在巴倫支海試射該型導彈。
報道稱,以“鋯石”為代表的俄海軍高超音速武器,技術上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已成為其在防區外擊潰對手航母打擊群的一大利器。航母編隊中擔負防御職能的“宙斯盾”艦,難以對俄軍快速打擊有效回應。“鋯石”還將配屬亞森級多用途攻擊潛艇。屆時,俄水下打擊平臺可隱蔽在航母400千米反潛防御圈外開展潛射攻擊。
俄海軍另兩款主力超音速反艦導彈“花崗巖”和“火山”,射程分別為320千米和450千米。不久前,在白令海舉行的“海洋盾牌-2020”大規模軍演中,“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鄂木斯克”號核潛艇曾發射這兩款導彈,完成打擊航母等大型水面目標的課目演練。
此外,俄海軍航空兵米格-31殲擊機已掛載“匕首”導彈實施戰斗巡航。該型導彈最大速度12馬赫,射程近2000千米,遠超美航母上F/A-18等多款艦載機的作戰半徑。無論是防空圈外超音速打擊,還是在米格-31戰斗機突防后快速閃擊,都將使航母成為海上“活靶子”。
俄媒體還對另一款反航母戰略平臺寄予厚望,即攜載X-32導彈的圖-22M3型中遠程轟炸機。該機被譽為“航母殺手”,其裝備的X-32導彈于2016年服役。模擬評估顯示,機彈結合后,圖-22M3打擊半徑達數千千米,可在航母防御圈外的安全距離發起攻擊,且“宙斯盾”艦載防空系統對其攔截概率極低。值得一提的是,俄軍正對圖-22M3進行升級改造。新一代圖-22M3M將擁有更現代化的航電系統,具備空中受油能力,對美航母威懾力更強。
“眼睛”近視問題待解決
在介紹多款反航母利器的同時,俄媒體還客觀評估了俄軍在反航母作戰行動中的薄弱環節——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報道稱,因資金短缺、裝備迭代滯后和基礎設施建設“欠賬”,俄軍的目標指示和情報保障能力較弱,“眼睛”近視問題亟待解決。
在俄海軍航空兵部隊中,具備對敵水面目標持續偵察能力的專用飛機數量有限。主要包括黑海艦隊航空兵4架蘇-24MR型戰斗偵察機、北方艦隊“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搭載的兩架卡-31預警直升機。由于航母處于大修狀態長期無法出海,卡-31效用大幅縮水。蘇-24MR常態化遂行黑海地區戰場偵察任務,出航率已近飽和。俄海軍還有超過30架圖-142和伊爾-38反潛偵察機,但主要用于反潛行動。由此可見,當前俄海軍空中偵察力量在數量和質量方面均無法滿足反航母作戰的情報保障要求,無法為中遠距導彈系統提供目標指示。
在空天領域,俄軍也存在不足。代號“藤蔓”的航天偵察系統僅由4顆衛星組成,兩顆執行無線電技術偵察,兩顆開展雷達信號偵察。因組網衛星數量有限,對戰時重點區域同一目標單日過頂只有兩次,且過頂時間不超過10分鐘,數據時效性和連續性不強。不過,“藤蔓”對航母等大型海上目標捕獲率較高,定位精度可達1米,未來仍將是俄軍在反航母作戰領域的重點項目之一。
當前,俄海軍主要依托地面偵測和海上艦艇力量開展對美航母等目標的偵察行動。地面偵測系統部署于俄境內多個軍事基地,能夠對距離俄海岸線3000千米范圍內,甚至更遠的無線電電子設備展開偵察,曾是蘇/俄開展對美航母目標偵察的主要手段。然而,近年來,美航母多采用衛星通信并在航行期間頻繁實施無線電靜默,致使俄地面偵測系統在目標偵察中的作用有所減弱。
海上艦艇方面,俄現有約20余艘各型偵察船艇,可遂行近岸至遠海的偵察任務。去年美日年度聯合演習期間,俄太平洋艦隊電子偵察船就曾對美海軍“里根”號航母實施伴航式偵察。不過,俄偵察船艇普遍服役超過30年,且航速慢、自衛能力不足,偵察設備需在視距范圍內開展工作,偵察數據實時回傳鏈路也不穩定,戰時情報保障能力較弱。
報道稱,無論是遠距離戰略預警,還是打擊行動中的目標指示和情報保障,俄現役偵察系統目前無法為反航母利器提供精準保障。面對日趨復雜的戰場環境,未來俄勢必加大在航天和海空平臺的技術、資金投入,暢通作戰行動中的情報和打擊鏈條。
周邊海戰場日趨復雜
俄媒體從平時和戰時兩個角度對周邊海戰場形勢進行分析,以此評估俄海軍遂行偵察、作戰和保障任務的能力。報道稱,和平時期,近40艘核潛艇、200余艘水面戰艦常態化在俄海軍海上作戰巡邏區游弋。戰時,這一數字急劇增加,俄海軍監控區域將達數千平方千米,超過其能力范圍。
俄海軍現役共有16艘多用途核潛艇,具備平時/戰時對航母等目標跟蹤搜索能力。和平時期能以2艘至3艘的規模實施遠海輪換部署。戰時,要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作戰區域內跟蹤敵航母或潛艇目標,無異于“大海撈針”。此外,俄海軍擁有25艘常規潛艇,可在各近海和大洋戰區保持1艘至2艘存在,但哪怕對于黑海和波羅的海這樣的準封閉式戰區來說也不夠。
俄媒體稱,裝備能力不足將直接拉低偵察效益,意味著俄軍在未來海戰場面臨嚴峻考驗。為此,俄海軍必須加快相關能力建設,預計今年將有40艘新艦列裝,發展重點也將放在裝備獨特的高超音速打擊系統上。(石文)
- 標簽:恐怖女孩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