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下個世紀人類平均多活三十歲
5月27日,浙江大學的“海外名師大講堂”暨120周年校慶求是學術論壇,請來了2004年諾貝爾化學得主——阿龍·切哈諾沃。這位發現人體內蛋白質降解過程奧秘而獲諾的科學家,今年正好70歲。這13年來,他依然每天在實驗室工作,不停地文,還滿世界飛來飛去講課和出席各類學術會議,精力充沛。
他來中國超百次,他對中國很了解,熟悉到“我知道你們的父母會經常談論別人家的孩子有多優秀”。
這次,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大概是:yourself(你自己),individual(個人,個性的)。聽上去很“雞湯”——無論如何,你得按照你自己的興趣規劃人生。
然而,這碗“雞湯”的背景很科幻——因為老爺子說,下個世紀人能比現在還要長壽30歲。未來的醫療,完全按照個體基因開藥方,不做自己,活那么久又有什么意義?
“按照很多中國家長的規劃,當你完成學業踏上社會后,就得趕快成家,最好會賺錢。然而,就算你賺了一個一百萬,兩個,三個……然后呢?也許你離婚了。再過不了幾年,你差不多就掛了。”
“目前,中國女性平均壽命85歲左右,男性在81歲左右。日本人更高些。”阿龍說,而在20世紀初葉,人類的平均壽命在50歲上下。4000年前,人類平均壽命只有35歲左右。
4000年的時間里,人類平均壽命只增長了15歲。而在過去的一百年中,由于科技與教育的飛速發展,讓人的壽命增長了整整30年。阿龍認為,下個世紀,人類平均壽命完全有可能再增長30歲。
“壽命的增長,是有代價的。目前人類遇到前所未有的疾病挑戰,如癌癥、阿爾茨海默病……”事實是,目前,90%以上的病人年齡在50歲以上。人們一生中80%的健康花費,產生于生命階段的最后3~4年。
“疾病多是因蛋白質的降解和老化所導致。”阿龍獲得諾的,就是研究人類細胞中蛋白質降解的過程。
他和另外兩位科學家——阿夫拉姆·赫什科和歐文·羅斯一起,發現了一種被稱為泛素的多肽,在蛋白質降解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種多肽由76個氨基酸組成,就像標簽一樣。人體內被貼上標簽的蛋白質,會被運送到細胞內的“垃圾處理廠”,在那里被降解。
基于基礎研究,阿龍認為,醫學正在經歷一場個性化、定制化的變革,可能會讓人類有質量地長命百歲。
“我們可以在DNA水平檢測到疾病,進而根據不同的DNA序列,個性化治療疾病。”阿龍說,“現在看似同樣的疾病,同樣的治療,結果卻是完全不同,因為我們個體不同,年齡、性別、體重、飲食結構都不同,更不用說基因遺傳是不同的。比如,同樣是乳腺癌,盡管表現出的癥狀一樣,但身體內部DNA出的問題可能不一樣。”
“她做了基因測試,有患乳腺癌的高風險,所以選擇切除乳腺;同樣因為基因缺陷,她之后又摘除了卵巢。”阿龍說,發現基因缺陷而采取預防措施,相當于提前進行個人化定制的治療。
阿龍把這看做是未來的第三次藥物:一種藥品能夠治療所有人同種疾病的時代將終結。
專訪:推進人類認知中國人干得漂亮——訪下潛萬米深淵世界第一人唐·沃爾什
人類登月之前,曾有兩名科學家下潛到馬里亞納海溝的萬米深淵。就近日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成功下潛馬里亞納海溝,世界第一個下潛到地球最低點的美國海洋學家唐·沃爾什23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贊嘆道,推進人類對海洋和地球的認知,中國人干得漂亮!
來自法國、、保加利亞、希臘、和的研究人員對希臘古猿弗賴伯格種的兩個已知樣本的牙根進行了分析。伯梅說:“700多萬年前,北部非洲的沙漠初步形成,以及南部歐洲稀樹大草原的擴展可能對于人與黑猩猩分化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英國物理理論學家史蒂芬 霍金近日講述了使人類下去的必要條件。”史蒂芬 霍金此前曾表示,太空旅行公司 — 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公司計劃飛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