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愛自己
港臺俗套言情里常常有這樣一句:“你根本就不愛我!由始至終,你愛的只有你自己!”這句話通常用在狼子野心的壞男配角身上,例如把表妹當踩腳石的慕容復。他們通常用甜言蜜語和故作姿態騙取姑娘們的同情,說一套做一套,用感情資源換取名利,最終當然要被英勇的男一號拿下,讓小白兔女主角大呼上當,然后狠狠看壞男人遭,男女主角攜手逍遙。
當我認真地開始思考什么叫“愛自己”的時候,才發現俗套言情根本是在偷換概念,壞男人之壞,主要在別人而非愛不愛的問題。如果說“只愛自己”錯,但誰能不愛自己呢?
仔細想一想愛情給你帶來過的愉悅,看著喜歡的人就會覺得安寧和滿足,男神回應一下就心花怒放,就算有痛苦,也是壯闊歌劇般的陶醉:我這么愛你,你卻不愛我,啊人生,啊悲傷,啊命運,啊我真是個。昆德拉所謂“刻奇”,就是指這種有了情感體驗之后的。
來看看最著名的單戀者,《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里那個女人,她從小喜歡隔壁的鋼琴家,長大后終于和他發生了關系。鋼琴家一夜情之后就將女人遺忘,這個女人卻懷孕生下了孩子。為了這個孩子她結交了有了生活的依靠,十五年后,居然和男神再次相逢,她離開自己的伴侶,還是選擇獻身于鋼琴家,而鋼琴家第二天早上給她留下的是鈔票。故事的最終這個女人死了。留了一封長信給鋼琴家。讀者們常常感嘆這才是愛情,只是專心愛著絕不、絕不打擾。但我卻覺得這還不是為了自己快樂。
因為長久地仰慕男神讓小女孩產生了深深自卑,因此只敢等男神垂憐而不敢主動挑明任何一句話。她難道不是從小就期待著被男神帶回家的時刻?有過一夜,就是快樂,就可以念想很多年。正好懷孕了,簡直是眷顧。這樣她就可以把對男神的感情轉移到孩子身上,這場戀愛游戲順利繼承下去。為什么是十五年后和男神的重逢,她還是選擇同樣的方式委身于對方?不過是想再以同樣的方式快樂一次。
正要么挑明雙方關系,要么地知道自己現在已經有了生活伴侶應該遠離風月事,但她不顧一切要這一場春宵。這不是愛自己是什么呢?她只照顧自己感受,她愿意讓自己為男神瘋狂。
只愛自己并不是什么。至少你的兩性關系里少了很多考量,只有一個標準。單戀,倒追,兩情相悅都可以。
他人都是讓我快樂的途徑,失去了就換一個;就算你我不能白頭到老,至少大家都曾經快樂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