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套體驗師:“一夜七次”是入職門檻
“三百六十”,正在發生變化。有些在裂變,有些在變種,有些在從隱匿處浮出。它們因為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需求而產生,它們指向更為精致生活的未來。
你聞所未聞,你難以想象,世界上竟然還會有這樣一份工作惹得你如此不快,“這世界的節操哪里去了!”更令人不爽的,“竟然年薪還有12萬到20萬”,最不像話的是,“這工作需要一夜七次郎!”你多么羨慕那些荷爾蒙正在勃發的青春期壯男可以以興趣為職業,而自己只能沖嚎叫一聲“恨不相逢未軟時”。然后,繼續埋頭,為你偉大為苦逼的工作奉獻終生。
職業,早已經不是我們所熟知的那些套。分分鐘會遇到一些從未聽說過,卻令人欣然一笑的新職業。揉奶師、旅館體驗員、兒童逗笑員看起來比教師、記者、科學家什么的潮流了不少,但是都已經是俗套了。客家話翻譯圣經、游戲解說員、職業驚喜師、嗅辨師這些呢?是否還能入得了你的法眼?
這些年,新鮮職業層出不窮。這些職業名字聽起來很高深,也很。似乎是在傳統職業劃分的一片混沌中,透出的一些光。
在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社會學教授于長江看來,一直以來,都有新興的職業在不斷地出現。但在今天特殊的語境下,亦發生了很多不同—以前的職業都是跟隨著吃穿用度的那種基本生活需求,而現在的需求很特化,甚至有些是在商業市場制造出來的需求。“這與現在新的生活方式的形成有關。”于長江說。
一是,原本就存在著的職業,不過是隱秘在極其專業的面具下,未能為大眾所知。而今,不過是,強勢,亦出現在視野,惹皺一池春水罷了。這就像是將戲劇后臺當前臺,一切都會讓觀眾感到新鮮。
二是,原本也存在,但三綱五常、孔子馬列都在給它施各種法,讓它在倫理的魔法披風之下。在三觀不斷被的當下,在“從此節操是人”的當下,這些一直隱藏在深處的職業也跳到陽光之下,的底線與習慣的底線統統。此時此境的職業比水還要,哪里還有那人的嬌羞。只會因為誘人的高薪惹得眾人拜倒。
三是,這是一個瘋狂的社會。商業社會在“制造”各種與需求,然后孵化出一個個新興的職業。挖掘潛在需求,細化現有需求。新職業就從舊職業中開來,這像是一個個碩大的細胞在瘋狂的之中,然后更為細化的個體。諸如,職業驚喜師不過是活動創意策劃的細分,諸如,客家話圣經翻譯不過是翻譯的另外一種語種,諸如,逗笑師不過是攝影助理的別稱而已。諸如,雜物管理咨詢師不過是心理咨詢的另一變種。
對于這些被挖掘、被制造出來的潛在需求,究竟是出的一顆顆晶瑩剔透、組織液飽滿的健康細胞,還是新瓶裝舊酒、改頭換面后的曇花一現?
誠然,越來越細化而產生的新興職業在讓需求的滿足程度越來越高,讓生活越來越精致。它就像用繁瑣而細碎的工序描摹生活與社會。但是不可否認的,也會產生一些異化,造成大量的浪費。在于長江看來,這種浪費是可以解決的。在擁有了細化的產品與滿足需求的職業之后,人們仍擁有選擇做與不做的。這種選擇的可能性與度也是社會先進的一個層面。
但是,于長江亦表示了一些擔憂。細化是為了專業化。“說到底,細化就是必須要把活干好。把新興的職業從原有的一個籠統大職業中單獨提取,就是為了提高效率。而在我們社會上,有時候卻會為了方便運作,或者圈地占領,流于為了細化而細化的表面。”
新興職業,追求的就是要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嘔心瀝血,而不是改頭換面,搶占新的地盤,骨子里卻仍躺在原來的床上掩耳盜鈴。當動機不純之際,新興職業只會是人浮于事,只會是博人眼球的曇花一現。
在一期《非常了得》節目里,一位女嘉賓屏幕背后的標簽寫著“聞屁師”,看到這里木子虎的媽媽深深看了他一眼,然后來一句:“你就是準備干這個的?”嗅辨員,這個名字實在太文雅了,在國外它被更簡潔地叫做“聞臭師”。他特別羨慕美國的“嗅辨員”,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穿行在人群中,聞周圍的人身體散發出的異味,為人體體味研究實驗提供詳細的資料,荷蘭的“嗅辨員”則會在工作時間開車前往工業區及居民區邊緣的小屋,嗅聞空氣中是否有令人討厭的氣味,以便及時控制大氣污染。如果這樣解釋嗅辨員,它實在是和科學實驗室和高端綠色環保行為畫上等號的。
但是,自從木子虎在參加嗅辨員的培訓和考試后,朋友圈里的人都在各種戲謔和調侃他為“職業聞屁選手”,就連高中時隔壁班留學在外的同學,也終于忍不住問他:“是要自甘還是為錢不要臉?”木子虎實在太委屈了,他想做這行純粹是在日本旅行的一次經歷,當時他在洗手間正感嘆有加溫馬桶和去霧氣的鏡子裝置,隨后進來的一個人讓他徹底傻眼,木子虎把這個人昵稱為眼鏡君。眼鏡君拿著兩個透明塑料袋,突然在空中揮舞,然后只見眼鏡君深深吸一口氣,然后對著錄音筆說著什么,大約停留1分鐘后推門離開。木子虎后來才從一個外國人口中了解了嗅辨員這門職業。最初,他也以為這么奇葩的職業一定是高薪,回國后他發現薪資是普通科研員的標準,并且國內對嗅辨員要求相對嚴格,通常是6-8人為一個合作小組,并且資歷最深的人為臭氣實驗室嗅辨組組長。
聞香師需要相應的天賦和資質,同樣木子虎也是通過實操考試學習才進入到行業中的。據他描述,考試環節像是回到了高中時的化學、物理會考,在一個標準配備的實驗室里,考官會將花香、汗臭、水果香、糞便臭味和甜膠臭,通過浸入試紙,讓參考者嗅辨氣味。并且就算是通過考試,資格也不是終身的,“人的嗅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遲鈍,每名嗅辨員每三年都要重新考試重新取得資格。”木子虎介紹,大部分嗅辨員都有日常的監測工作,他們通常會在接到問題通知時,用鼻子幫助環保部門尋找惡臭源,并判定惡臭源的污染程度,幫助監管部門對惡臭源進行治理。現在廣州已經有這樣的職業配備了,木子虎也準備進入這個行業,他唯一的憂慮是,以后可能吃不到蔥姜蒜和辣椒了,因為辛辣的氣味是會影響嗅辨結果的。
你也許就因為比別人擁有更多的安全套使用經驗,就能輕易獲得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戶口,這不是天方夜譚,而是一家名為“大象和他的朋友們”的安全套研發公司正在做的事情。據招聘方透露,目前這項工作的申請已經爆棚了。
安全套體驗師,光聽名字已經讓萬千男性欲罷不能了,關鍵是它在提供源源不斷的免費安全套的同時,還有如下附加條件:12萬到20萬的年薪外加分紅、戶口以及到愛情動作片最發達的島國出差的機會。事實上,這個工種并非大象的首創,因為安全套產品的獨特性,在檢測這一關,除了有一般的質量檢測員,通常還會有內部測試員也就是安全套體驗師這一誘人工種的存在,他們的日常工作就是:專心使用研發的新產品,并如實向公司撰寫詳細具體的體驗報告,比如是否夠薄、夠滑、夠方便,伴侶是否足夠喜愛等。一家的安全套生產企業就曾經雇傭過一群18歲以上的青年作為安全套體驗者,雖然沒有傭金,但成功申請的體驗師可以免費獲得價值60美元的安全套新產品,幸運兒還有1000美元的金,關鍵是,這個工作可以帶回家進行,時間也十分。
據大象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劉克楠透露,因為團隊幾乎都有互聯網從業背景,所以與一般的安全套體驗師相比,公司正在招聘的這一職位其實更像是一個安全套產品經理的角色。按照互聯網產品經理的定位,安全套體驗師的職責必須是收集和提煉用戶需求,然后對套套進行設計和優化。這也就意味著,你不僅可以自己用,還能指導并以堂而皇之的理由窺探別人怎么用。在該職位的招聘公告上,赫然寫著這樣一段話:公司鼓勵或實戰演練愛情動作片,如有場景需求,車震、船震、機震等公司都可提供相應道具或報銷;而如果體驗者不夠或想多方體驗,還可組織各種局來采集足夠樣本,產生的費用由公司支付!
按照慣例,安全套體驗師因為體力消耗相對較大,通常都會有測試補助,對此,劉克楠向南都記者表示:大象未來提供的薪資將足夠體驗師購買營養品。據悉,自從招聘公布之后,一直應者云集。但最后,記者不免掃興地提醒有意競爭的申請者一句:在任職要求這一欄里,請注意“一夜七次”這四個關鍵字。據劉克楠透露,這是是否能成功拿下這一職位的入門門檻。
“生活是一系列未知的體驗,如果每天都一樣那你活著就沒意思”,這是首席驚喜官亢焜的微信簽名,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寫這純粹鼓勵罷了,亢焜卻把這句話演繹到“職業程度”,作為驚喜官,他每天就是體驗不同的新產品,開發不同的產品,然后“想各種歪招把顧客給逗開心”。cxo中x就有未知的意思,總的來說就是“沒事就愛瞎”,而且要“雜”,最好對什么都“略懂略懂”。
亢焜在多家公司擔任“驚喜官”,其中一家是專營男襪的公司,“我們不是在賣產品,而是賣服務。”他發現,男人買襪子和女人不同,不會故意挑選各種花色,最后清一色相同的,一買一打,所以他們推出,用訂的方式賣襪子,襪子按“年”賣,每個月都有新的襪子郵寄到你家郵箱。而且他還貼心地想到,每個季節都要不同的襪子,還為客戶定做適合不同場合的襪子,簡直就是個襪子管家。對于亢焜來說,這招還不是最“歪”的。有一次和同事聊天,聊著聊著就“歪樓”,一個抱怨安全套放在口袋里或包里都不安全,一旦掉出來百口莫辯。亢焜靈光一現,身上最隱蔽的地方莫過和襪子,安全套能不能“藏”襪子里?“過去聽說男人把私房錢藏到襪子里,說明這是可行的,舒適度和便捷度都不錯。”他立即開始搜資料,發現法國的確存在這樣的設計,當然也比較小眾。后來一款配有“安全套小口袋”的紳士襪就誕生了。
當然,這只是一次頭腦風暴,驚喜官有時候也需要身體力行。還是這款襪子產品,在研發中技術人員推出了試驗品:防臭襪。據說穿一周不洗,也不會發臭。這個任務依舊屬于驚喜官,cxo中x也有experience的意思,體驗是制造驚喜的基礎前提。要給別人驚喜,先得自己體驗和嘗試。那是他不愿回憶的一個星期,為了達到最佳實驗效果,亢焜穿最厚實的運動鞋,每天一定時間的體育鍛煉,籃球足球跑步這個星期的最后一天,他清楚地記得,襪子脫下來時,可以自己立住,變成了“雕像”,而他每天都要仔細去聞,然后寫驗報告,聞大概比穿還需要勇氣,幸運的是實驗比較成功,“聞起來不是腳汗的酸臭味,應該更像是淡淡的中藥味吧。”他地在報告里寫道。
當然,并不是所有體驗都這么苦,其實很多體驗產品都像是玩具,比如用(腦電波)可以玩的平板游戲,戴盔用大腦和眼睛直接控制的飛行器,還有可以反映心情狀況的貓耳朵,一旦有走近亢焜,他頭頂的一對耳朵就會愉快地交替擺動,不但不會被責怪“咸濕”,女生們還會大呼“卡哇伊”,這哪里是工作,根本就是在玩好嗎。
“當成職業的玩,也有很多挑戰。”亢焜解釋,想要做合格的驚喜官,就要比一般人更善于接受和操控新產品,每天都是對自己智商和協調力的。他記得曾經有一個非電動力的萬力球,內部有陀螺裝置,只有合適的力道和旋轉角度才能啟動它,公司人全部上陣,最后只有他成功啟動這個玩具似的鍛煉儀器“如果玩不了,那就只能滾蛋。”要求就是這么簡單。
亢焜感到玩得還不夠,他正等著更多公司請他去做“驚喜官”“決定為驚喜官事業奮斗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