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團日報
7月20日,紅星醫院心內科付玉婷(左)與何淑能(右)進行交。
在十三師紅星醫院有這樣一個科室,科室醫護人員用自己的愛心,每一位患者;用自己的耐心,熱忱向患者及家屬普及健康知識;奉獻,努力滿足患者的需求;積極進取,孜孜不倦學習專業知識;以良好的服務讓患者滿意,為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這個科室就是全國“優化優質護理”示范科室、十三師紅星醫院心內科。
2016年7月的一天,43歲的習光因感到胸悶來到紅星醫院急診科就診,被醫生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且病情較重。急診科向患者家屬下達了病危通知書,并聯系了心內科。心內科立即為他開辟了“綠色通道”,不到10分鐘,習光就被送進了重癥監護室。
心內科值班王蕊一邊向尚的習光了解病史,一邊密切關注著他的心電監護儀動態。突然,王蕊發現心電監護儀顯示習光出現了惡性心律失常,王蕊果斷將習光的襯衫解開,隨時準備為他進行電除顫。當時,習光大量出汗,捂著胸口用微弱的聲音說:“,我胸口特別難受。”當值班醫生和科室主任迅速到位時,王蕊已經對習光采取了緊急救助措施,了他的生命,王蕊的當機立斷采取的緊急救助措施為后續治療習光贏得了時間。在重癥監護室外焦急等待的習光家屬得知了剛才發生的一幕后,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2月16日,放寒假在家的黃河科技學院大三學生管偉約了幾個伙伴打籃球,中場休息時,管偉忽然感覺心悸胸悶,原以為喝口水休息一會兒就會緩過來,可胸悶的感覺越來越強烈,雖是寒冬臘月,管偉卻臉色蠟黃,豆大的汗珠從他的臉上不斷滴落。同伴們慌了神,趕忙把他扶回家,他父親當即把他送到紅星醫院心內科。
經過紅星醫院心內科值班醫生檢查后,管偉需要馬上做手術。手術中,醫生在管偉體內安裝了2個心臟支架,隨后,他被轉入了重癥監護室。
當天,心內科的值班何淑能對管偉細心,整整一夜,她幾乎一刻不停地盯著心電監護儀。“那是我上的最累的一個夜班,小伙子那么年輕,他是全家的希望,萬一出問題,后果不堪設想。”何淑能說。
為防止支架內血栓,做過心臟搭橋手術的患者都需要終身服藥,得知這一消息的管偉感到無法接受現實:“我才22歲,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就要終身服藥了?我熱愛籃球,從此我就要告別球場了嗎?不能劇烈運動,不能干重活,那我還能做什么?”管偉吃飯喝水都需要幫忙,就連大小便都要在的幫助下完成,這讓他更加無法接受現實。
因為醫院不允許患者家屬在重癥監護室陪護患者,且時間有嚴格,無助的管偉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現實。在有限的時間里,看到父母令疼又茫然的眼神,管偉很無措。
整整3天時間,管偉對心內科醫護人員的問話一概以沉默應對。為了緩解管偉的心理壓力,心內科的耐心嘗試與他溝通。在醫護人員的不懈努力下,管偉終于對醫護人員的問話有了反應。慢慢地,他開始接受現實,和聊天,并積極配合治療。他出院時,專門找到精心照顧過他的,向他們深深地鞠了一躬。
心內科的患者大多患有慢性病或突發病,病種多而且復雜。心內科長說:“我們科室的可不是簡單地為患者打打針,發發藥就行了,她們還要為患者開日常生活的‘健康處方’,提醒患者出院后日常起居注意事項,幫助患者掌握防治疾病的知識,使很多患者再患疾病的風險大大降低。”
徐秦在紅星醫院心內科做過心臟搭橋手術,住院期間,給他普及了許多冠心病的知識。
7月10日,徐秦和朋友魏強在一起聊天時,魏強說感覺身體不太舒服,而且最近一段時間總感到胸口悶,背部疼痛。徐秦感覺魏強描述的病情很像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癥狀,就拿出了隨身攜帶的片,對魏強說:“我覺得你可能患上了急性心肌梗死,你含服一粒片看看怎么樣。”魏強含服完后,感覺癥狀仍然沒有減輕。
徐秦隨即把魏強帶到了紅星醫院心內科,找到曾經救治自己的主治醫生,說明了魏強的情況。就在值班準備給魏強做檢查時,剛剛走到站的魏強一頭跌倒,意識,心內科醫護人員立即對魏強展開急救。魏強的心電圖顯示他患了急性心肌梗死,心內科醫護人員立即給魏強做了相關手術,魏強閉塞的血管暢通了,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由于救治及時,魏強恢復良好,現在生活一切正常,他稱自己是“撿了一條命”。
心內科醫護人員以精湛的護理技術和細致的工作態度深受廣大患者的好評。一位患者在手術結束后,感謝在手術過程中一直用溫暖的雙手撫摸他的額頭,讓他不再害怕。
從大學畢業后就一直在心內科工作的殷潔說:“我工作21年了,從來沒有后自己當初所做的選擇,看到患者能健康出院,我很開心。這份職業帶給我的成就感是別的職業無法給予的,如果我能回到21年前,我還是會選擇當一名心內科的。”
當夜幕,闔家歡聚時,紅星醫院心內科的依然奮斗在臨床第一線。也許,她們不是好媽媽、好妻子、好女兒,大多數節假日、親人的生日、孩子的畢業典禮或許無法看到她們的身影,但她們為患者的健康堅守在平凡崗位上,無怨無悔。
- 標簽:和年輕小伙子做了一夜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