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投女王徐新:我眼中的劉強東是個冒險家
Google以5.5億美元入股京東,這大概是京東618上最重要的事了。兩家公司表示:雙方將共同開發零售的解決方案,包括在Google的購物服務(Google Shopping)中推銷京東的商品。與這一聲明幾乎同時宣布的消息是:京東的另一個國際化站點——JD Central在泰國正式上線。
京東需要全球,需要流量,得到Google的用戶量,相當于贏在了起跑線上。
早先曾有說:劉強東短短幾年,能夠成為當今首屈一指的創業者。在他背后還有一個讓他一統江湖的女人,這個女人,叫徐新。
2018年3月1日,造就「火星計劃」的中,風投女王徐新講了很多關于當年京東一鼓作氣沖破金融危機的故事,而她也不停的稱贊站在背后的劉強東:靠譜、執行力強、學習速度快。
回想起我在2006年底見老劉(京東劉強東)的時候,也是見面三個小時四個小時談完就定了,根本沒有太多的分析。
那個時候他也是個小公司,就五十個員工,收入就一年大概5000萬,基本上就是中關村000931股吧)擺攤的那種(規模)。(那個時候)電商都很少,但當時我在剎那間就覺得,這個人是「千里馬」。
為什么會覺得他是個千里馬?就是你會有一種「哇!」的感覺。首先這個數字,每個月比上個月增長10% ,成長快。還有一個就是這個人很誠信。
后來我發現,我每次看到牛掰的企業家都是當場決定(投資)的。你會有一種反應,這個人很牛掰,這種感覺通常都還蠻準。
京東第一次融資是2006年。當時劉強東要200萬(后續未標注均為美元),我們給了1000萬。
發展一年多,趕上2008年的金融危機,很難融錢。我記得當時我們請了個財務顧問。他說,可以給京東作價一億美金。
我一聽好爽啊,這么值錢。可是一億美金沒人要。因為金融危機,投資者的思想變了,在恐懼和之間,恐懼占了上風。
劉強東當時見了30多個投資人,都不給他錢。那時候真的非常,我就不斷地給京東過橋貸款,因為不給過橋貸款,他就得掛了呀。他還在發展需要用錢。
我當時記得特別清楚,我們的價格從一個億,降到了8000萬,沒人要,降到5000萬也沒人要。有個投資人說給4500萬。
我說,老劉,你見了這么多投資人。反正人家都不給你錢。4500萬,我們就認了。
我覺得活下來是第一重要的。我做了這么多年投資。不管怎么樣,你都不會死。只有一件事你會死,就是賬上完全沒錢。資金鏈斷了就會死掉。
老劉也很大度,同意了。 結果沒想到那個投資人變卦,說要從4500萬降到3000萬。
我說太沒有誠信了,就找了我以前的老板,談了另外一家基金投資。 我們資本也投了800萬,一共加起來2000萬。
從那次以后,我覺得京東就是一朝被蛇咬。它干脆融了好多錢,上市前,京東賬上有10億美金。
我自己覺得,這次融資有兩個教訓:第一就是你能融錢的時候趕快融,不要等到需要的時候,市場風向卻變了。投不投你,肯定和市場整個大趨勢是有關的。還有就是我那時候有一個很強的直覺。為什么別人都不敢投,而我敢借出呢?很多人都問過我這個問題。最主要還是我看到京東生意的本質。它實質就是老客戶不斷重復購買,回購的次數是很高的。
當時投資者對它最大的憂慮就是這個公司一直在虧錢,毛利很低。我很知道他為什么虧錢,因為它在擴品類。
當你打一個品類,打18個月,你就開始賺了。你說IT賺錢了,就又擴到新品類,大家電虧虧虧,然后小家電虧虧虧。每進入一個新品類,都要經歷兩年左右的虧損期。 但原來的品類是可以的,只是新的品類是虧的,得養著。還有建倉物流也要錢。
京東每去一個城市。兩輛車,十來個人,每天訂單就20單,那就是虧錢。到什么時候打平呢?2000單的時候。那從20到2000單需要多少時間?有的是半年,有的是一年。而且這不止是一個城市,而是拓展到30多個城市。我覺得成長的痛苦得熬。
是的。但如果不是這樣,就不是京東了,別人就趕上來了。這是互聯網,叫狂奔、迅速做大。
因為互聯網是一個固定成本很高、可變成本很低的行業。所以你要迅速做大才有希望。它是沒有中間狀態的。要么做大,要么出局。不可能說,做個中型的企業慢慢在那爬,沒有的。
我覺得他變得更加有吧,因為拿錢真的挺不容易,而且會更加覺得資金要有保障。后來,只要有人給項目,京東都要了,融了很多錢。
他會跌倒,但是都會爬起來。有的人是跌倒后就爬不起來了。但我覺得牛掰的創始人是你怎么打擊他,他都能爬起來,抗打擊能力要強。
劉強東挺厲害。我覺得他不怎么怕死。當時,他拿著一把沖鋒槍,這里打蘇寧,那里打國美,后面再打阿里巴巴,一通掃射。我覺得就很強大。而且那時候還有水軍天天惡意我們。
人家就會說你為什么敢賭,別人不敢?因為我經歷了網易。我們也是第一輪投的網易。當時五塊錢一股,上市后漲到了30塊,我們沒賣。后來互聯網泡沫,網易的股票一跌到六毛。經歷各種:被人集體訴訟、被調查、變成垃圾股。
當時董事會投票,七個董事除了我其他人都說要賣了,太多麻煩了。所以那時候又是恐懼跟之間,恐懼占了上風。
但你知道當時賣的價格有多便宜嗎?賬上7000萬,凈資產8000萬,賣的價格就是8000萬,等于是現金價賣掉。
大家都愿意賣。我當時就反對,我們都已經在了,不可能再壞,以后就是通往天堂的了。
你看網易有這么好的技術團隊,丁磊這個人還是很有殺手直覺的,說不定他能想出個東西。
那天開完會,丁磊說:Kathy你知道嗎?今天是我30歲生日。我心里想,這個家伙也不容易,經歷這么一個過山車。人家可能30年走的痛苦經歷,他三年就走完了。
那天晚上我們在吃了個海鮮。當晚丁磊就說:Kathy你知道嗎?我有兩個夢想。第一,我要做中國最好的游戲公司;第二,我要幫股東賺到錢。
當時我有點。第一,我們的成本是5塊錢,30塊錢的時候沒賣,你變成6毛錢。那個時候我的壓力也很大,我就想,因為他對我們有責任感,想著幫我們賺錢,還挺有的。
第二,他說他要做游戲。那時我們還不知道游戲是什么,他先想到了,做了兩年半,游戲一出來就非常成功,2003年成為中國首富。
我給他打了個電話,我說丁磊你的夢想都實現了,變首富了,我們都賺八倍了,你怎么還不結婚?你女朋友都等你好多年了。他說,我現在的夢想是要PK陳天橋,我要變成第一,要打下40%的市場。
他學習速度也很快。以前不是不太會管人嗎,想看看人家華為怎么管人的,管一大幫工程師,他立馬從華為挖了一個HR。那個小姑娘來了后就照做了很多校園招聘,校園招聘后來變成他們取勝的法寶, 每一年最優秀的大學畢業生(理工科)都在他那。
我說你憑什么能招到他們?他說給的工資高,食堂的飯好吃,菜譜都是他親自設計的 。所以你看這幾年,他這么晚做電商,做得還挺牛的,還是歸功于思考深刻,學習能力強。
汶川地震時,他有一輛越野吉普,要去救人。當時我就挺著急,我說你對這災區人民有責任,你對我們股東,對員工也有責任,你別到時候去了回不來了。
那次我除了緊張,也有一點他。我在想,我肯定不怎么敢去,因為確實是冒著生命的。當時他們有一個支援團隊,隊長中間有點害怕,就歇了,他自告奮勇當了隊長,還好沒什么事。
第一個是要有殺手的直覺。一定要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這是我認為創始人需要有的最重要的氣質。
譬如說,老劉就看到了,他不僅做電商,他還做了配送。做配送其實要虧很多錢的,但是他覺得用戶痛點太大了,70%的抱怨都是關于配送的。快遞員太糟了,態度很差東西亂扔,顧客買的東西又很貴的嘛,都是電器。他就做,他其實完全從用戶的角度來著想來做的。他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那其它方面,管理能力差一點呀,這都還好。但是他最好是 independent thinker,能夠思考,能夠有直覺,能夠有洞察力吧。
這個洞察力,具體來說就是,第一他能夠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比如說丁磊當時都是在做portal(門戶網站)根本做不下去了,他當時就想到做游戲,這是他想到的而且是第一個做的,對吧?
你看老劉,如果他當時沒有做配送,今天能跟淘寶做pk嗎?早就歇菜了,對不對?但是他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嘛,用戶有痛點,他要解決。
比如說王興,雖然他的團購是抄了美國的 Groupon,那他在抄的基礎上,做得比你更牛。他做了「三高三低」,這三高三低,我覺得是他成功的法寶。他做外賣,雖然也是抄(餓了么)張旭豪,但是你沒看到,后來他做的戰略決策是比餓了么更牛掰的,就是他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就是你要迅速地學習,這個也常重要的,特別是在現在,特別是每個人都想學,但是你學的速度不能太慢了。現在學習要小步快跑,迅速迭代,你不能哎呀學透了,掌握透了再弄,黃花菜都涼了!要邊跑邊學啊。
就像是王興、瓜子的楊浩涌,學習速度超快。我每次見浩涌我都覺得,哇又進步了,又學了一招!他學了東西會立馬就執行。你看他以前做二手車,跟黃牛PK他就會想到用AI來做pricing(報價),那就厲害了。他搞了一個很好的AI團隊,不僅跟黃牛PK地推戰,拿算法跟你PK。一開始團隊還說,行不行啊?我們又沒有什么數據,他就跟Ray Dlio一樣,讓機器報價跟人工報價PK,看誰牛。過了一個月人就歇菜了,比不過機器,就覺得機器更牛掰,這就是他學到的。